不过见面之后才得知,此人并无科考之意。
一想到如此人才竟然不能为朝堂所用,便有些惋惜。
微臣想着再劝劝他,希望能够说服他参加科考,到时他要高中,再将这篇文章和他本人介绍给官家。”
欧阳修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皇帝覆手站在他的面前,丝毫没有给他一点压迫。
听完之后,赵祯缓缓点了点头,转过身去,用手摸了摸旁边的柱子。
接着问他:“那还有其二呢?”
“其二是因为微臣仔细想来,信文章之中提出了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基本都是我大宋所面临的问题,不过嘛……”
“不过什么?”
“不过写文章之人,并未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问题倒是提了一大堆,不过依旧没有解决之法。
就算有的问题提出了解决之法,不过实际操作起来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官家圣明,其实对于文章中提出的问题也能知晓八九分,难就难在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微臣最近也在思考解决之法。”
“不愧为我大宋文坛领袖,思考问题确实周全。
那你可有想出办法。”
“微臣惭愧,确实没有想出很好的方法。
年轻的时候微臣总觉得事在人为,只要足够努力便一定能成功。
可庆历新政失败之后,微臣这才明白改革的阻力何其大,旧势力盘根错节,想要推翻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当下,微臣和官家想法一样,至少先改革文风,改变朝堂选择贤人的标准,说不定真的能选出一些治国之才为我大宋效力啊!”
赵祯听完十分开心,用手将欧阳修扶起,他拍着欧阳修的肩膀说着:“选拔人才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欧阳修感受到了皇帝无与伦比的信任。
接着欧阳修重重的点了点头。
嘉佑二年,也就是公元o年的秋天。
这个秋天注定是个不平凡的秋天,这个秋天诞生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人物。
他们将在这个秋天开启非凡的人生。
随着汴京贡举院的大门缓缓打开,门口挤满前来参加科考的学子们。
苏轼和苏辙眼神凝重,呼吸有些急促。
“父亲,您放心,我和弟弟一定会好好考的,绝不让父亲失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