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踏进了门槛,不是携风带雨地控诉,而是怀揣着一桩隐秘的重担。
他刻意避开了喧嚣的众人,选择以耳语的形式,向陈大旅长揭示了深藏的秘密,仿佛是在静谧的夜空中点亮了一盏信号灯。
陈大旅长对此类情境早已驾轻就熟,不动声色地将赵刚引入了一间静室,门扉轻掩,隔绝了外界的窥探。
心中暗自嘀咕:“李云龙这家伙,刚立下赫赫战功,转眼又给我整出这么一出。”
心头的怒意悄然酝酿,誓要对此事做个了断。
然而,当赵刚细细道来,陈大旅长的神情却由阴转晴,继而化作了不可思议的愕然:“赵刚啊赵刚,你这是在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言语间带着几分戏谑与不解。
赵刚一脸茫然,疑惑反问:“旅长,我此举有何不妥?”
旅长缓缓转身,背对着室内的一切,目光穿透窗棂,投向远方的天际:“你我皆无过错,此事不过是命运弄人,错不在你我。”
赵刚,这位曾引领学生风潮、延安锤炼过的青年才俊,于理论构建上可谓得心应手,却在人际博弈的棋盘上略显生涩。
陈浩,一个在总部高层中炙手可热的名字,他不仅是军火商,更是八路军不可或缺的盟友,尽管身份游离于体制之外,其影响力却不容小觑。
陈浩的性情如同深邃的海洋,难以捉摸,唯有以柔克刚,方能维系那份微妙的平衡与和谐。
而赵刚却选择了硬碰硬,欲以八路军的铁律去约束一个外人,这无疑是在挑战双方合作的基石。
“赵刚,你的坚持令人敬佩,正是这份原则性让我将你置于李云龙身边。
但陈浩之事,须得另眼相看。”
陈大旅长语重心长,既是指导,也是提醒,“对李云龙,你需紧盯不放;对陈浩,则需以大局为重,保持合作之舟稳行于风浪之间。”
这番话,不仅是对赵刚的一次深刻教诲,更是对复杂局势下应对策略的一次精妙诠释。
在枪林弹雨之外,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而赵刚,正逐步成长为这场战役中不可或缺的守护者。
赵刚,一位书生气质中不失变通之人,即刻洞悉了话中深意。
陈浩之于八路军,犹如甘霖之于旱土,故而在界限之内,他选择了宽容与默许。
毕竟,“清泉无鱼”
,而人间烟火怎能全然套用八路军的铁律?若以八路军之绳墨量天下抗日之豪杰,恐适得其反,人心尽失。
此番谈话,对赵刚而言,无疑是一次心灵的激荡。
临别之际,他犹豫再三,终是轻启朱唇:“今日之事……”
“我自有分寸,电话一问便知。”
旅长的话语简洁明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事就此翻过。
室外的风声似也知情,未敢惊扰这份静默。
两团长贴墙而立,耳闻细语,心中暗自盘算:陈浩此人,宜亲之,勿逆之。
独立团部,陈浩步入,先便是解开衣衫,审视背脊上那片由子弹亲吻留下的青紫痕迹。
“虎子,跌打酒伺候。”
李云龙急切呼唤警卫员,誓要亲手为陈浩疗愈这战场的痕迹。
陈浩指尖轻抚金丝软猬甲,见其近乎无损,心中五味杂陈:“这甲胄,比起燕双鹰那传说中的避弹神衣,似乎还差了那么点火候。”
“但话说回来,比起寻常防弹之物,已是绰绰有余,否则今日我恐难逃一劫。”
思绪飘远,他回想起那凯芙拉防弹背心,虽能抵御流弹与爆炸之威,手枪、冲锋枪亦不在话下,然面对三八大盖那穿透灵魂的子弹,却显得力不从心。
那子弹,于近距离内,足以洞穿二人之躯,即便是高科技的守护,也难以抵挡其锋芒。
陈浩不禁苦笑,自中东至非洲,枪林弹雨中辗转数载,生死一线间也不过寥寥数次。
岂料穿越至此,与李云龙并肩作战不过三回,便屡屡与死神擦肩,命运之轮,果真是妙不可言。
在这片被命运戏弄的战场上,每一次呼吸都仿佛与死神擦肩而过。
若非那身藏玄机的保命行头,或许故事早已在某一章节戛然而止。
这诡异莫测的际遇,简直比传说中的厄运之神还要来得猛烈几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