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才往锅里放鱼,表姐夫的妹妹则在灶口前烧火。
这个灶台是表姐夫自己用火砖砌成的,外面用一层黄泥来过面,然后磨平,方便清洗。
灶台共有三个烧火口,一个煮饭,一个炒菜,一个烧水洗澡用。
烧水和煮饭的灶口做得小一些,一般都是以烧柴火为主。
炒菜的灶口则做得比较大,大多是烧树叶和杂草居多。
煎鱼的灶口烧火用的是松毛叶和榔基草,灶内的火力大小,全都由放进灶口里的柴草量多少来控制。
想要把火烧得猛一些,就放进大把一点的柴草。
想要火力小一点,就减少柴草的添加量。
没过几分钟,锅里就飘出了阵阵浓郁的鱼香味。
鱼的一面煎好后,要等到锅头的温度下降后才能够翻起鱼的另一个面。
这样,煎好的鱼不容易破碎,形状也好看。
三斤多的鱼分为两次来煎,前后所用的时间将近一个小时。
煎鱼讲究的是耐心和时间,如果心太急,煎出来的鱼外观上就会大打折扣。
这种“蓝刀鱼”
在水中以小鱼小虾为食,本身就很肥美,煎鱼不用放太多的油,只需要控制好火候就可以了。
香煎好后的鱼,把两个大碟子堆得满满的。
人未靠近,就闻到了它特有的香味。
这种在石头河长大的鱼,没有在泥塘里面长大的鱼腥味那么大。
“蓝刀鱼”
煎好后,表姐夫又炒了一大碟的花生米。
不用说,花生米在当地就是最好的下酒料。
表姐夫的家里有一套“酿酒”
设备,一次可以蒸出十多斤二十多度的米酒。
每天晚上收工回来后,他和母亲每人都要自斟自饮喝上四到五两酒。
按照做苦力工那些人的说法,每天晚饭后喝上一杯自酿的米酒,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也有的人说,适量的喝一些酒,可以解除身上的疲劳。
喝酒到底好不好?其实,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杨辰年纪不大,对酒也没有太多的接触。
平时在家里,他看见父母亲有时候遇上年节菜肴丰盛时,或者感觉工作劳累时,都会喝上一小杯的酒。
按照当地的风俗,一般家里有客人到来时,除了加菜外,桌上宾主一般都要喝上一点酒的,以此来表示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和尊重之意。
当表姐夫炒好花生后,表姐也麻利地把一只鸡料理好了。
刚才还是干瘪的木耳,经过热水的浸泡后,体积膨胀了好几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