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目光收回,看向周围,那黄袍僧人已然消失不见,琵琶声还在继续,从欢快的旋律中,明显可以感觉到瑶琴心情的愉快。
叶舟拿起手机,输入了妙云寺、刘墉等关键词,找到了一些相关的信息。
据史料记载,妙云寺建成之时,恰巧乾隆帝临驾香山途经此地,见到红日高照,祥云紧随,金辉四映。
于是便赞叹道:“妙哉,云也。”
寺内僧人听闻,认为这是天逢御赐,故将该寺称为妙云寺。
在乾隆四十一年时,刘墉被任命为《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在圆明园内文源阁编修。
只是,当时刘墉居住在东城的驴市胡同,往返圆明园较远,所以,便在玉泉山附近买下了一处居所,正是妙云寺。
当时妙云寺内供奉多尊佛像,有两位僧人居住,他虽然对佛教研究不深,但是也礼佛敬佛,令僧人每日上香。
后面的记载,就和他在画面中看到的相差不大了。
收拾好心绪,叶舟并不急着去感悟从僧人器灵记忆中看到的书写画面,而是开始修复。
这幅书法最少也要在工作室呆上一两个月的时间,未来有的是机会感悟。
他先测量了一下画心的ph值,现酸碱度处于中性状态,这就意味着不需要进行脱酸。
从记忆画面中可以看得出,这书法的破损,并不是纸张问题,而是放在角落保存不当。
随后,叶舟开始对书法进行简单的清理,用毛笔和小刷子,将上面的堆积的霉菌和灰尘扫掉。
在此期间,还根据情况,用到了橡皮和不粘手的面团。
书画的清洗修复,能在前期完成的事情,就不要留到后期。
由于这幅书法存放不当,导致装裱所用的覆背纸与画心脱离,他几乎没有费太大力气,就轻松揭了下来。
只剩下命纸还与画心紧密相连。
经过简单清理后,可以看到书法表面明显干净了许多。
这时,依然不能直接清洗,还需要对墨迹进行测试,看看是否有跑墨的情况。
如果忽略了这一步,在用水清洗时,就会使墨迹在水的作用下,逐渐脱离纸张,导致褪色。
叶舟用棉签蘸水,在一些浓墨字迹上轻轻按压,不禁摇头一笑,棉签上有墨色被粘了下来。
这也就意味着,书法有跑墨现象,必须要先进行墨迹的固色,才能进行下一步清洗工作。
对于必须要清洗的书画作品,能够采用的处理方式就比较少了。
叶舟将书法画心小心折叠,套上两个塑料袋,扎紧口子,然后拿到厨房中,开始烧锅放水。
等到水开了之后,他将塑料袋放入蒸盘中,盖上锅盖。
他在旁边一直守候着,这个办法的作用就是用蒸汽的热量透过塑料袋,将墨色中的胶软化。
之后字画拿出来,彻底凉透,墨色中的胶就会与纸张纤维再次融合,就不容易跑墨了。
瑶琴见状,也走了过来,看到这一幕,面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公子这个办法好,锅蒸老和尚,西游记里,好像也有这段呢。”
过了十多分钟,叶舟忽然听到里面传来了微弱的声音,“阿弥陀佛,施主,火候够了,快把老衲拿出去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