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还有受贿索贿。
区区一名巡盐御史府里,便搜出八万多两白银,玉器古玩更是多不胜数。
这不光是在挖承嘉帝、挖大衍的钱袋子,这分明是挖大衍的根基啊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江南官员一撸到底,填补官员飞速上任。
除此之外,巡抚等人顺藤摸瓜,还摸出了这笔浮费的流向
他们却不敢查了,索性任务已经完成,他们便将东西收拾收拾,打道回京,然后将所有查出来的东西堆到承嘉帝案前。
承嘉帝一板脸,正想训斥,对上众人闪避的目光和紧张的神情,心里一咯噔,瞬间冷静下来。
他按捺性子,捡起桌上东西逐一翻,着着,脸便冷了下来。
御房里静可闻落针。
“朕知道了。”
承嘉帝面沉如水,“接下来朕会处理。”
诸位官员自然不敢多话。
你道是为什么因为这事查下来,跟后宫的安妃、大皇子靖王谢峮挂上了关系。
以大衍朝的祖宗规矩,历来很少外戚当权之事,祸乱超纲之类的事件,更是百年难见。
再者,盐铁此类干系重大,每任帝王都是派遣不偏不倚的皇党担任此类重职。
承嘉帝自然也不会例外。
刚被撸下来的运盐使,乃是正儿八经科举出身,经翰林、转户部等部门一步步升上来。
白身出身,没有家世背景,在京城毫无根基,除了兢兢业业为承嘉帝办事,别无他途。
但,是人就有缺点。
这位野心勃勃的盐运使大人,以不惑之龄,纳了中省的参知政事的同族侄女为妾。
纳妾后的第三年,便得以擢升,被派往江南监管盐运。
而中省的参知政事是谁
安妃族妹嫁给了他的弟弟。
这关系一捋,大伙顿时不敢查了。
承嘉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气得要命,还得在自家妃嫔儿子的份上从轻处罚。
参知政事直接降成六品员外郎,后宫里的安妃被降为嫔,谢峮则月例减半、禁足半年。
圣旨送出去后,靖王府顿时换了一批瓷器。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有许多人去查那群告御状的老弱病残。
结果却惊奇地发现,这群人仿佛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一般,半点痕迹都找不着了。
倘若谢峮一系原来还心存侥幸的话,在遍寻不到告状之人后,他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调查结果一出来,靖王府又换了一批瓷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