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嬴氏宗亲,不能奢求人人都是嬴渠梁,永远将秦国的利益摆在第一。
人非圣贤,大义灭亲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思及此处,那位自戕留书谢罪、揭露背后指使的军官,倒也算得上高尚了——宗亲于他有活命之恩,国君于他有知遇之恩,两两相较,他也只能以死相报了。
对于先前的选择,秦昭并不后悔。
在离开城池前,她甚至还能开慰卫鞅:法是一起变的,好坏一起扛,做好各自的事就好。
说来也有趣,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法家子,头一遭在脸上浮现愧疚的神色。
秦昭想想便也明悟过来。
历史上的卫鞅只有嬴渠梁站在背后,孑然一身,自是可以为理想奋不顾身。
但现在,他的身边有了同行者,他那靶子似的作风,无可避免地会将射向他的明枪暗箭波及到友人身上。
真要如此细究,孙膑行军机密被泄密给戎狄,她秦昭哪里又逃得了干系呢?
尽管她已经足够小心谨慎了,尽量去寻找、提出缓和矛盾的强秦之法,但动秦国世家宗族利益的人少不了她,又怎么不被记恨?
变法产生的隐痛于此刻爆发,也不算太过突然。
嬴虔西去平乱,孙膑意欲伐戎,却找秦国国君要卫鞅来守城……秦昭甚至想过,军师自己是否早就料到会有这样一天,才做了如此安排。
卫鞅在此,边城无虞。
即使出了这事,他也能迅速调整,对秦昭说出“朝野上的事交给我,我必予你们交代”
,便连夜伏案,往栎阳国君那连拍好几封加急秘传。
卫鞅算是好脾气的人,他可以扮作君子,但不意味着他不会动怒。
栎阳暗处的人点燃了他心中的火。
卫鞅的震怒,怕是会将栎阳的天色变上一变。
至此已与秦昭无关。
“各自做好各自的事”
,她相信卫鞅能处理好一切,正如他坚信她一定能在草原上找到秦国那支锋锐的骑兵。
……
整整七日。
得亏近日天气晴朗,除开必要的修整,秦昭依旧孤身在草原上追赶了七天七夜。
赶路用的时间并不算多,真正耗时的还是寻踪觅迹。
即使脑中有地图,有军师的行军路线,但孙膑扫尾的工作太过细致,以至于秦昭要搜寻许久,才能找到他们安营扎寨的蛛丝马迹。
等找到了踪迹,加上周遭环境状况,再对照曾经的沙盘推演,算上对孙膑的了解,秦昭总能摸对方向,奔袭寻找后又能顺利看到下一处地点。
月行真是一匹不可多得的良驹。
它低头无言,带着秦昭千里奔袭,带她绕过沼泽,与她作伴,给她护卫。
在秦昭吃光干粮、拿起弓箭打猎时,它甚至扬起马蹄震死了一只兔子给她加餐。
更不说某日她一觉醒来,火堆不远处被马蹄铁钉进地里的蛇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