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翰林学士院知制诰韩琦,参见官家。”
韩琦进门行礼。
赵祯摆了摆手道:“免礼,韩学士,朕要下一道诏书,你来制词。”
“是。”
说完,韩琦走向提前备好的书案旁。
“诏书内容很简单,只有废罢明日乾元节祝寿一事。”
“臣遵命。”
韩琦听完,很快便写好了制词,起身捧给赵祯。
赵祯扫了一眼,随手递给张茂则,让他拿去加盖玺印。
“韩学士,朕今日下诏设立内阁,除授三位辅弼之臣,你有何看法?”
赵祯坐在龙椅上问道。
韩琦双手藏在袖中,垂在身前,开口道:“臣认为,这内阁……将来恐有窃取国柄之嫌。”
赵祯眼中闪过惊讶:“何以见得?韩学士不妨细说。”
“官家,敢问何谓奏札?”
韩琦拱手行礼道。
“奏札?不就是给朕上的劄子。”
“官家所言不错,奏札是臣子上给官家阅览批示的文书,而不是上给臣子阅览批示的文书,哪怕是宰相,也用不上‘奏’字。
而今设内阁,命辅弼之臣代帝批答百司奏札,已有侵占皇权之实。”
韩琦沉声说道:“官家,请恕臣斗胆,臣担心,若对内阁不加以钳制,将来内阁恐会以下犯上,窃取国柄。”
这一番话可谓极其大胆,但也指出了内阁初设所存在的一些隐患。
赵祯想了想,问道:“那依韩学士所言,这内阁之制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韩琦摇了摇头道:“回官家,臣觉得内阁之制最大的好处,便是打破了百司之间的壁垒,使得朝廷只有一個核心,令出一口,则可避免相互推诿之弊。”
“臣认为,若官家想以内阁为媒,统摄百司,不妨设立另一个可以时刻监视内阁施政的机构。”
“我朝谏院自设立之初便是谏诤君主施政错漏的机构,如今官家将内阁推上前来,可适当提高谏院地位,以制衡内阁,不至于内阁失控。”
赵祯想到了明朝的‘六科给事中’制度,似乎还真是用来监视制衡内阁的机构。
他过去只想尽快集中权利,而内阁制度刚好可以帮助君主控制朝廷,因此设之。
但他从没想过内阁有一天可能会失控,如今被韩琦一提醒,立刻想到了,明朝也曾出过‘明摄宗张居正’这种牛人。
他的那句名言:吾非相,乃摄也!
便是内阁彻底失控的具体表现。
赵祯沉思了片刻,决定从谏如流:“既如此,韩学士就再拟两道诏书。”
“臣遵命。”
韩琦行礼后走回书案处,静候赵祯的口谕。
“第一份诏书:新设六部司谏,由朕亲掌,凡内阁所拟黄票,按六部分类,交各部司谏审核签押,若有异议,可面圣奏对,决议后再送翰林学士院拟旨,下二府三司执行。”
“第二份诏书:凡内阁黄票,无朕批红,无辅弼大臣签署,无各部司谏押印,翰林学士院一律不得拟旨,且需第一时间上奏朕知。”
韩琦稍稍松了口气,赵祯的这两道诏命,加入了谏官势力,如此一来,凡是出阁执行的圣旨,均代表着皇帝、辅弼、言官三方势力的同意,若出了问题,大家会优先想着该如何尽快弥补,而不是事不关己,落井下石,鸡蛋里挑骨头,泼脏水。
赵祯开口道:“韩学士今日所言,让朕醍醐灌顶,如今内阁初步成立,所理事务不多,待试行几个月后,韩学士再来给朕谏言。”
韩琦拱手道:“臣遵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