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条街上的人,谁不知道张玉寒和郑老板闹出的那点事情呢。
知道得越多,就越明白这家铺子是乡下来的外地人开的。
地域歧视这种现象什么地方都是难免的。
所以罗美娘到县里几个月,只攒下几个能走动的朋友,真不是她的错。
和严家嫂子的关系自不必说,那是房客和房东的联系;和何若水的新婚妻子李桂芳那里,却是自张玉寒而来。
但跟饭斋老板娘林氏的交情,就是罗美娘靠自身魅力发展出来的人脉。
人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交际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必要。
在出林氏有意来往后,罗美娘也愿意跟她交际。
和林氏的关系,倒还让铺子里多了一个生意。
林氏的饭斋就在他们铺子对面,有时候客人想要吃点新鲜的,或是指名道姓想要用他们的零食当下酒菜,林氏就会让店小二过来买,一来二去的也给铺子贡献了不少盈利。
后头林氏直接就跟罗美娘商量好,这样一趟趟结账太麻烦,还不如半月结一回。
罗美娘自然没有异议。
从林氏那里,罗美娘其实也得知不少事情。
譬如,零食铺子生意越来越好,当初租铺子的郑老板不是没嫉妒过,可惜张玉寒当初威胁他那些话太直白,郑老板好几回起了坏心思,到底不敢执行,最后只能在背后嘀咕些闲话。
说他们铺子的东西不新鲜,吃了要坏肚子;又说罗德金每月都要去乡下运材料,吃多了乡下东西,脑子也要变笨。
林氏拈一颗爆米花,笑道“自打你男人考中童生,郑老板就不敢背后说闲话了,我前头还听他跟别人说了,这叫不打不相识。”
罗美娘想想问道“肯定有什么原因吧”
俗话就说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林氏給了罗美娘一个赞许的眼神,“他家有个妹妹,长得极好,以前郑老板就说过要找个读人当妹夫。
咱们县里的童生秀才都是有数的,家境都还不差,哪里瞧得上郑家这样家里只有一个铺子的你男人突然成了童生,我他这是起了歪念头了。”
今儿铺子里人不多,林氏邀罗美娘到饭斋喝茶。
罗美娘也没有空手过来,从铺子里包了俩个油纸包的零食,正好配茶喝。
林氏愿意和罗美娘走动,也是这几个月下来,觉得这家人都是勤劳本分的人,特别是罗美娘,她平时太低调,这条街上的人谁都没想到她男人居然是这届的童生。
这年头读人金贵,一般有功名的人家,腰杆子都要比寻常人硬几分。
可罗美娘前后态度一往如昔,对待客人还是那种既不过分殷勤又不过分骄傲的礼貌模样,纵使有人起哄叫她零食西施、童生娘子,也未见得她就气急败坏,反而很直接说就是童生娘子也要讨生活,让客人以后多帮衬生意。
她这样坦然,倒让人不好意思再开她玩笑。
林氏也很喜欢罗美娘的生活态度,每日一家子整整齐齐过来上工,傍晚时新出炉的童生老爷偶尔会踏着夕阳过来接她回家,小夫妻和和美美,有说有笑,一个女人一生所盼不就是这样的日子
林氏是坐产招夫,多年无子,和丈夫虽然也平平淡淡无甚矛盾,到底心里还是羡慕罗美娘这样能正常出嫁的。
罗美娘笑道“那他可是打错主意了。”
郑老板她没见过,不过从张玉寒嘴里也听过几回,就张玉寒厌恶他那样儿,能跟郑老板成亲家
林氏也只是想把这个消息跟罗美娘说说,见她心里有盘算,也就不再提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