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众阿哥来。”
李德全领命而去,不久众阿哥前来,蒙古王爷已经退下,太子在一旁瑟瑟抖,此时康熙也无力处置他。
胤禵虎目圆睁,上前一步,“扑通”
跪地,声音铿锵:“皇阿玛,儿臣恳请领兵出征!
愿赴疆场,为大清荡平贼寇,扬我军威。”
太子一听,酒意醒了几分,却仍强撑着威严,上前阻拦:“十四弟,莫要冲动,战场凶险,你从未有过实战带兵之历练,怎可轻易涉险,莫要误了军国大事!”
胤禩嘴角噙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旋即也出列,拱手道:“十四弟勇气可嘉,然带兵非儿戏。”
胤禛微微皱着眉头,但也没说什么。
康熙紧锁眉头,在御案前来回踱步,心中权衡着利弊。
这朝堂之上,太子失德,诸皇子争权夺势,暗流涌动已久,是时候打破这僵局,让局势换换血了。
康熙皇帝负手而立,高大的身形在摇曳的烛火映照下显得愈威严。
太子今日的丑态令他颜面扫地,失望透顶,边疆的战事又如芒在背,让他一刻不得安宁。
胤禵见父皇久未言语,再次重重叩,额头触地有声:“皇阿玛,儿臣虽年幼,却熟读兵书,常与军中将士切磋武艺、研讨兵法。
如今儿臣愿将一腔热血洒在疆场,以解父皇之忧,护我大清江山社稷。
恳请父皇给儿臣这次机会,儿臣定当拼死效命!”
他言辞恳切,字字句句都透着年轻人的果敢赤诚。
太子一听,酒醒了大半,脸上一阵白一阵红。
他深知自己如今已失了几分圣宠,若胤禵此番出征得胜归来,老八一党定又有功绩,那朝堂之上还有他立足之地?想到这儿,他忙上前,急声说道:“十四弟,你莫要逞强。
战场绝非纸上谈兵那般简单,刀枪无眼,一个不慎便会损兵折将。
你从未真正经历过实战,万一有个闪失,如何向皇阿玛交代,如何向大清子民交代?”
太子虽语气强硬,可眼中的慌乱却被康熙瞧了个正着。
胤禩一直冷眼旁观,此时见时机成熟,不紧不慢地跨出一步,恭敬地拱手道:“十四弟,带兵打仗关乎国运,需深思熟虑。”
他看似公允,实则绵里藏针,既附和了太子,又不希望胤禵那么出彩。
康熙的目光在三个儿子身上一一扫过,心中洞若观火。
太子的自私、胤禩的心机、胤禵的冲劲,他皆看得明白。
这朝堂之上,因太子的荒唐行径,早已暗潮汹涌,各方势力盘根错节,长此以往,大清必受其害。
眼下,这不正是一个打破僵局、重新洗牌的契机?让胤禵领兵出征,一来能挫挫太子的锐气,二来可试探胤禩等人的反应,再者,若胤禵真能建功,于国于民都是幸事。
想到这儿,康熙微微仰头,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胤禵,朕命你为抚远大将军,即日启程奔赴边疆。
马尔泰将军在西北身经百战,与边疆很近,朕着他率兵辅佐你,你二人务必同心同德,莫要辜负朕的期望,莫要辜负大清的万千子民!”
胤禵听闻,眼中瞬间燃起炽热的火焰,他激动地高呼:“儿臣谢皇阿玛隆恩!
定当全力以赴,不破贼寇,誓不回朝!”
言罢,再次叩,额头已微微泛红。
太子脸色惨白,嘴唇嗫嚅,还欲再说些什么,却在康熙那冷峻的目光下,硬生生将话咽了回去。
喜欢若曦重生:旧爱新谋称霸四爷后宫请大家收藏:()若曦重生:旧爱新谋称霸四爷后宫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