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宜:“……”
琅祖:“…………”
“有时我会过来祭奠他们,否则秽气太重,会影响到山中生灵。”
青年说。
山中污秽的黑海,随着青年一曲唱罢,消减不少。
据那青年自述,偶尔会来山中缅怀过往,捡拾被河流冲走的骨骸,清扫道路。
也是江宜三人运气好,正遇上他进山祭悼。
“劳驾,”
半君道,“我三人在山中迷失了,能否请阁下指一条明路?”
青年不多言语,转身在前领路,未走出两步,忽又回头看了江宜一眼,对半君道:“你最好把他背上,我看这里的环境对他很不友好。”
三人跟随青年在白骨中穿行,他当真熟悉洞中情况,落脚之处俱是坚实土地。
江宜在半君背上看去,一行人犹如淹没在黑海之中,而那青年则是舟头明灯,所到之处,秽气为之退散。
“你说这里的人你都认识,这里莫非是发生过战争?”
江宜问。
青年道:“很久以前的事。
外来人与山中住民争斗,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半君转头想与江宜对视,不妨备嘴唇擦到了江宜鬓角,忙又将头转回去。
琅祖见江宜不接话,忙问:“什么争斗?什么时候的事?”
青年声音如洞中千年的石旗,俨然有种坚硬气质:“什么争斗?自然是为了土地与生存的争斗。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相互背叛,相互屠戮,有史以来战争的理由不外如是。”
琅祖骤然大喊:“你说什么?如果你说的是我知道的过去,那么不是这么回事!
山中子民,是因被欺骗、被放弃,才失去了土地!
绝不会做出滥杀之事!”
半君忍不住问:“这是在说什么?”
江宜附耳道:“多半,就是垫江古国一夜覆灭的秘闻了。”
虽则他所知的道藏经文中无一记载,但只要看见积尸地那荒蛮的场景,不难联想到一场死伤过万、血流漂橹的战争。
历史的终结无非为天灾人祸。
若是天灾,全然不见诸记载却也说不过去。
若是人祸,则不难想象,是有人不想这段历史流传后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