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破庙斩匪之后,萧珏二人便又往前走了两日,终是见到了村落。
“前面有村子!”
赵舒意坐在前面看着不远处升起的炊烟。
“看上去正是饭点,终于能吃上口热饭了。”
。
村子不大,也就十来户人家。
残破的屋墙和漏风的房顶无一不在诉说着北境百姓的艰苦。
路上的农户有的脸色蜡黄,眼眶青,眼睛凹了下去,但是有的农户确是胖的眼睛都睁不开。
听了赵舒意的话,萧珏皱了皱眉头。
“那是饿出来的浮肿,可不是吃胖了。”
萧珏说道。
“看来你吃口热饭的想法要落空了。”
,二人下马,朝着一位村民走去。
“敢问老伯,这村子的村长在何处?”
。
老者就瞪着一双眼睛看着萧珏二人,喘着粗气。
“别问了,他已经饿的说不出话了。
村长他去邻村开会了,北境要打仗了,官兵又下来征粮了。”
,一个扛着锄头的男人从外面走到院里,手里拿着两颗脏兮兮的地瓜。
“爹,我刨出来两个地瓜,您等会儿,我给您去做饭。”
。
男人转身进了伙房。
“怪事,秋冬季的时候已经征了两次军粮了,怎的会在开春即将播种的时候征粮呢。”
萧珏嘀咕道。
“谁说不是呢,那些大人们三天两头来村子里催粮,这播种的季节,要把连当做种子的粮食都征上去了,来年我们吃甚呢。”
男人烤上地瓜,拍了拍身上的灰,看着还没离去的二人。
“你们是?”
“我们是前往拒北关送信的信差。”
,不等赵舒意出声,萧珏便抢先答道。
“怪事,送信怎么还两人一骑,还有个看不见的瞎子。”
男人嘀咕道。
“你们这里这么困难,官老爷都不管吗?”
被晾在一边很久的赵舒意问道。
“他们那些吃皇粮的哪懂得什么百姓的苦。
谁是征粮,不过是把粮食征上去在卖到别的地方换钱罢了。”
。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