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万缸点头称是,眼中透出敬佩:“大人高瞻远瞩,万缸定当尽力而为。”
刘善微微颔,心中暗自盘算,若能借此良机稳固药铺根基,未来便可安心专注于其他事务。
两人又商讨了些细节,刘善便起身,在孙万缸的陪同下走出药铺。
沿江街的喧嚣声传入耳中,刘善不禁停下脚步,目光扫过繁忙的街市,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不过很快,他心中又盘算着书肆之事,步履轻快地朝康王府走去。
层层禀报后,刘善终于见到了长宁郡主。
此刻,长宁郡主正端坐于书房,手持一卷古籍,眉宇间透着专注。
刘善见状,没敢打扰,轻手轻脚地走到一旁静候。
谁知,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
刘善站得腿脚麻,却不敢有丝毫怨言。
须臾,长宁郡主终于放下书卷,抬头见刘善,微微一愣道:“刘善,你来多久了?怎不叫人通报?”
刘善躬身行礼,微笑道:“郡主专注学问,不敢打扰。
今日特来送上最新故事话本。
故事中融入了民间传说,颇具趣味,或许能为郡主解闷。”
长宁郡主皱眉,“别整说那么多虚的,我且问你,我派人催你多少次了?为何拖延至今?”
刘善垂,语气诚恳:“郡主息怒,只因我力求精益求精……”
长宁郡主打断道:“别说虚的,你有时间查案,没时间写书?”
刘善只得苦笑:“郡主明鉴,查案乃职责所在,不敢懈怠。
书稿已尽力完善,绝无拖延之意。”
长宁郡主语气稍缓:“人之精力有限,无法面面俱到,但也需分清主次。
我且问你,何为主?何为次?”
送命题?
刘善的冷汗顺着额头滑落,若回答得不好,或者说没能让郡主满意,恐怕会惹怒郡主,影响日后合作。
如果他是个谄臣,例如严嵩、和珅之辈,那他此刻应该毫不犹豫地奉承。
然而,他不是谄臣。
如果他是个诤臣,例如魏征、林则徐之流,那他此刻应该直言不讳,坦诚进言,好好给郡主上一课。
然而,他也不是诤臣。
刘善深吸一口气,字斟句酌道:“郡主,查案关乎社稷安危,为当务之急;而撰写故事话本,虽为雅事,却次之。
然两者皆重要,尽力平衡,不敢偏废。
郡主慧眼,必能理解在下苦衷。
话本虽迟,但力求精良,望郡主宽宥。”
长宁郡主闻言,眸光微闪,沉默片刻,终是轻叹一声:“罢了,既如此,我便饶你此回。
但愿你所言非虚,话本确能让我解闷。”
刘善心中一松,忙将手中故事话本呈上。
“《莲香》?”
长宁郡主接过话本,随手翻阅几页,嘴角渐露笑意:“嗯,字里行间颇有新意,倒是没让我失望。”
刘善见郡主满意,终于长松一口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