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澄方丈默然不响,半晌才说:“记得。”
柳銎道:“他其实并未失踪,而是在少林出家了,是也不是?”
道澄方丈说道:“进了少林寺,一切前尘过往都不作数。
他若没有出家,我也不晓得他的去处。
他若出家了,就已不再是少崖,更与你们没有瓜葛。”
虽然没有明说,但若刘前辈当真没有出家,方丈只消如实说“不在少林”
就好。
这句话等同承认,刘少崖果然是出家了。
少林僧众足有两千多人,分散在寺里各处,平时难得集会。
如果方丈不愿帮忙,他们又该从何找起?
东风急道:“道澄大师,刘前辈如今还……还在人世么?”
道澄方丈点点头,东风松了口气,道:“刘前辈既然在世,别人总不好替他做主。
大师若拿不定主意,不如替我们通传。
要是前辈执意不见我们,我们也就认了。”
道澄为难道:“但他当年遁入空门,与我提过一个条件,就是再也不要拿这些凡尘名利之事烦他。
我答应过的约定,又怎能违背?”
张鬼方道:“如今讲的也并非名利琐事,是救命的大事呀!”
道澄摇摇头,说:“少崖正是为败给谭怀远的事情,闹得心绪不宁,来少林修行一段时日,后来皈依。
于他而言,陈否、何有终、武林盟主,就是烦心之事罢。”
讲到这份上,道澄是决意不肯答应了。
众人默默无言,坐了半晌,道澄说道:“除了这件事,有别的忙要帮,老衲一定全力相助。”
东风还是不甘心,开口道:“晚辈上回在藏经阁,巧遇神会大师,听他解过一句偈,便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方丈精熟佛法,应当比我更明了此偈含义。”
道澄微微颔首,东风说:“世上一应事物,本没有‘烦’与‘不烦’的分别。
一切烦恼由心所生。
参禅打坐,亦不是要摒除烦事,而是要清明灵台,不以外物为烦,是这样么?”
道澄不响,东风接着说道:“晚生想的是,刘前辈若已经‘明心见性’了,自然不会烦当年的旧事。
要是尘缘未了,借此机会说开,或许还能更释怀些。”
道澄沉吟良久,起身道:“小施主讲的也有道理。
老衲问一问他,他若不答应,那便算了。”
方丈出了禅室,柳銎调笑道:“东风小友讲起佛谒,像模像样。
要是出家,转天就可以开讲坛。”
张鬼方恼得叫道:“师父!”
过了一盏茶时分,道澄推门进来。
众人一齐看向门口,都觉紧张不已。
道澄笑道:“圆海答应了,但他身体抱恙,想要明天再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