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凡对世界的好奇与思考愈深沉。
他常常在夜晚,借着那昏黄的灯光,坐在书桌前,对着那些从图书馆借来的哲学书籍呆。
他试图去理解书中那些关于生命意义、道德伦理的晦涩语句,尽管很多时候他似懂非懂,但却乐此不疲。
有一次,他在书中看到关于宇宙万物相互依存的论述,脑海中突然闪过那些在大院里看到的花草树木、蚂蚁昆虫,他开始意识到,每一个生命,无论多么渺小,都在这个世界的宏大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位置和作用。
在学校里,林凡依旧是那个独来独往的身影。
他不擅长体育活动,每次体育课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地奔跑、踢球、嬉戏,而他只能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眼神中带着一丝羡慕。
但他在学习上却有着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他的思维敏捷,常常能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
然而,他的内向性格使他很少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这些想法,更多的时候,他只是把这些思考默默记在心里,等待着有一天能够找到真正理解他的人。
林凡的父母虽然忙碌,但偶尔也会关注到儿子的孤独。
有一天晚上,林凡的父亲难得早回家,看到林凡又在埋头看书,他轻轻地坐在林凡身边,试图与他聊聊。
“凡儿,在看什么书呢?”
父亲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充满关切。
林凡抬起头,有些惊讶地看着父亲,然后小声地回答:“在看一本关于生物进化的书。”
父亲微微点头,接着说:“你要多出去和小朋友们玩啊,不要总是一个人看书。”
林凡低下头,没有说话,他知道父亲不理解他在与小朋友们相处时所遭遇的困难。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林凡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断地成长和探索。
他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不仅体现在对小动物和昆虫的态度上,也逐渐延伸到对身边一切事物的尊重。
他开始珍惜每一本书、每一支笔,因为他觉得这些无生命的物体同样也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也有着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直到有一天,林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偶然现了一本关于计算机编程的书籍。
那一行行神秘的代码像是一种全新的语言,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钻研起来,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的计算机房里不断地尝试编写程序。
起初,他遇到了很多困难,程序总是出现错误,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代码,查阅资料,向为数不多愿意帮助他的老师请教。
在这个过程中,林凡现计算机世界里的代码和指令就像现实世界中的规则一样,它们控制着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和展,就如同自然法则控制着万物的生长和变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