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绕开假山凉亭,穿过环廊。
檐上的风铃随风浮动,出清脆的响声。
石桌边的黑衣少年转过身来,露出一张如玉的脸庞,温润的气质好似莹莹软玉。
周时玉撩起衣摆要行礼,却被江羡一把制止:“你我之间,不必行这些虚礼。”
“多谢陛下。”
二人同在石桌边落座。
桌子上还摆放着一柄泛着冷青色的弓。
“水患的事情,已经处理好了。”
江羡说的是肯定句。
这几日的地方奏折,无一不是在夸周时玉治理有方。
在处理水患的同时,还能腾出时间写预防方案,差人往花都和临近的几个县送去学习。
“你做的很好。
朕能有时玉相助,是朕之幸。”
“为陛下分忧,乃微臣分内之事。”
“时玉不敢居功。
若非陛下及时派人处理,水患不会这么快解决。”
周时玉说道。
水患本是人为,江羡在第一时间派人去揪出祸害。
同时让周时玉前去治理,解救百姓。
双管齐下,才立刻见效。
“你做得好,朕自然要论功行赏。”
这件事情,除了周时玉,谁去江羡都不放心。
赵祈安说周时玉一人可抵满门谋士,这话用在别人身上有几分夸张。
可用来形容周时玉,却再合适不过。
周时玉行事作风,人如其名。
玉者,国之重器。
他不似一般美玉精致、易碎。
而更像是一块美玉原石,外观淳朴归真,内里清透细腻。
既能承受一剑劈开原石的混力,又能承受被工匠雕刻的磨砺。
是惊喜的、有力量的玉。
这正是大夏人的从古至今一直追溯的玉魂。
所谓君子如玉,应当如此。
“一切听从陛下安排。”
周时玉起身微微行礼,视线刚好看到躺了一地的羽箭。
江羡轻笑,握起桌上的弓递给周时玉:“试试?”
少女指尖纤长白皙,袖口的滚边金线更显手腕凝脂如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