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西突厥造反,挑衅大秦国威,这借口就有了。
我母亲说她会捐款二百万贯,粮食十万担,药品与食价值一百万贯,助皇上出兵安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辉宗听了这话,微微怔,知道金阳郡主有钱,这也太豪横了吧。
想到这里问:“金阳郡主这么有钱的吗?这样舍本,可是有什么企图?”
如意叹口气:“皇上,您想多了。
母亲说了,安西那边都是好地方,地广人稀,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种棉花最适合,改良瓜果也方便。
棉花就是外国纤维,可好用了。
棉絮能做棉衣或被子,御寒性佳。
棉絮还能纺成线,织成布,比丝绸便宜,比麻布舒适柔软。
做衣服可,做被褥床单可,做绷带包袱也可。
棉花籽还能榨油,棉花杆还可以烧火。
棉花还有个别的用途,棉絮脱了脂,吸水性极好,可以做火药棉,用在武器改良上。”
皇帝笑了:“说这么多,就夸棉花好了。
朕是问,打安西对金阳郡主有什么好处?”
如意也笑:“您是皇帝,金口玉言,要是打胜了,您下令让小尼的表哥杨云到安西都护府当都督,让他领着人种地。
就种棉花,还有各种瓜果。”
皇帝叹口气:“还没打呢,就想着以后当官的事了。
你母亲真是好算计,杨云是她侄子,年纪轻轻的就当大都督,一步到位啊。”
如意小脸沉下来:“皇上是什么意思?这当官用谁不是用,杨云是我表哥,也是皇上的亲表弟啊。
母亲捐钱捐粮,还不能安排个自家人吗?别人要是捐的比我们多,我们就不争了。
再说了,这不是为了完成先帝的遗愿嘛,将来征高句丽的时候,肯定要用到这些棉花的。”
皇帝想了想:“朕刚上位一年,就要打西突厥。
让谁出征?朝里那批武将,都是父皇在时留下的,如今也都老了,每个月都有告老和过世的。”
明空笑笑:“皇上不是把那几个年富力强,还能打的老臣招回京城,给了高官厚?。
这会儿不用,还等什么时候。”
皇帝道:“如意是说徐世珏兄弟,还是苏勇,程成,王得广?”
明空笑道:“都可以,要是灭西突厥,还是苏大人去最合适。
苏大人是老皇叔手下的人,老皇叔过世后,军中常有人拿捏苏大人,如今上不去下不来的,很是不得志。
皇上让他去打仗,他肯定愿意去。
徐大人,程大人先休养生息,多练练兵,将来征高句丽时再用。
王大人嘛,祖母是大长公主,又是王皇后的堂哥,留在朝中制约孙国舅,给皇上争取点空间。”
过了半月,皇帝果然在朝堂上说,准备征安西,灭西突厥。
孙国舅一听要打仗,心里就不耐烦,持反对意见。
诸葛仁一向唯孙国舅马是瞻,跳出来反对。
皇帝就生了气:“赵国公,诸葛大人,你们文臣,只知道逞口舌之辩,全不顾国家体面。
安西自大汉以来就已归顺,突厥贺鲁叛变,拥兵自重,强占安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