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咱们本来都是地里刨食的农民,拿起刀枪来,也只是希望当官的能把咱当人。
能有一口饭吃。”
卧底振臂高呼,“却没想到最不把咱当人的,是黄巾的长官”
他嗓音洪亮,条理清晰,“我今日要走了,去投阳城军。
想一起的就跟我来”
随即,一大群人停止打斗,都跟着那人去投降了。
黄忠见这么多人一起来了,还以为是偷袭,下令让营中戒备。
没想到是聚众投降。
真希望这种虚惊能多来几次。
另一边曹操的心情很差。
他其实是今年才下定决心另起炉灶,不再拥护摇摇欲坠的大汉。
但诸事不顺。
先是好兄弟袁绍,当了盟主,原以为他能谋夺到冀州,和自己遥遥相助,结果半路杀出来一个袁基。
原本好友陈宫和自己说,此次兖州之乱,只有他最适合去平定,并且陈宫能为自己请封一个刺史的职位。
但洛阳的袁贵人不知发什么癫。
派了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将领,带着她那人数不多、一年三战,估计早就疲惫不堪的阳城军来兖州分他的蛋糕。
单是这样也就罢了,不知此女施了什么妖法,大军所到之处,青州军全部投降了降的一个比一个快。
有一支队伍,正准备和他交战。
半夜却突然全员连夜跑了,跑到黄忠那投降去了
陈宫就再也没提,给他谋官之事。
难道他曹孟德真的不适合成就大业吗还是说,这是对他不忠君的惩罚
但他偏不信什么神佛报应
曹操愈发礼贤下士,安顿百姓,激励士兵,又派人四处宣扬自己的美名,丑化袁昭箜的形象。
引得一些离阳城军太远的青州黄巾,转来投降于他了。
平叛似乎变成了“抢人大战”
。
最终黄忠略胜一筹。
也占领了兖州南方大部分地区。
曹操则占据了兖州北部,获得了一块并不算大的新地盘。
陈宫原想请封曹操为兖州刺史。
但如今的局势,再请封曹操就有点不太现实了。
又不能请封袁昭箜,女子封侯有先例,封官却没有。
袁贵人也没有好封的父兄诶还真有一个
于是陈宫上请立袁耀为兖州刺史。
正在家中啃鸡腿的袁耀嗯
跟我有什么关系
袁术立马上表推辞,称自己的儿子愚钝顽劣,不可担此大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