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可惜,事与愿违。
大清的皇帝,偏偏最厌恶的便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女人。
孟古青知道,不得皇帝喜欢,至少还得抱住太后的大腿,才能在这皇宫中好好地活下去。
她注定是这后宫中的皇后,要充当联接大清国与蒙古关系的一颗棋子,由不得她与世无争躲在一个角落清闲度日。
但,总要安然活下去。
大婚之前,孟古青再也没有打骂过底下的奴才。
皇宫中奴才很多,没必要因一两人笨头笨脑的奴才动气。
她的日子,比起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顺风顺水了。
没有靴子事件,孟古青不知道福临还会想出什么法子去退婚。
但这个婚,他注定退不了。
上辈子,他让她不得好过,这辈子,让她来做他眼中的那根刺又何妨?
大婚未至,父王与母后安置在宫外的一所别院中。
唯有她因着要学皇宫的规矩,被安置在侧宫之中。
自有司仪的嬷嬷教导。
对于皇宫中的规矩,孟古青早就了解得一清二楚。
在科尔沁,便开始学习。
只是,前世因为对现实的不满,刻意要与这疯狂、监牢一般的宫殿抗争,便故意不去遵循那些规矩。
现在,即便懂,孟古青也乐得做一个聪慧的公主,对教导的嬷嬷无比尊敬,绝不因为自己可能的皇后身份而趾高气昂无比高傲。
锦上添花的人往往不少,嬷嬷们也乐得在太后面前说未来皇后几句好话。
孟古青的惠名,很快就在皇宫之中传开了。
孟古青非常想念自己的父王和母妃,只是皇宫中有皇宫中的规矩,既然要嫁进皇宫中来,便别再想着能够随意见到自己的双亲。
除非,得皇上宠爱与太后欢心,那也得有了身孕,才能有那种召母亲进宫的权柄。
记得前世,也就佟妃怀有三阿哥时,有那样的特赦。
很快就到了八月,大婚在即。
作为帝王的大婚,繁文缛节一大堆,每个环节都极尽隆重,宫里的嬷嬷、宫女、小太监都忙成了一团。
好在,作为重要角色的她,比起皇上的事情还要少。
太后心念孟古青往后远离家园,特许王妃进宫来陪伴孟古青。
几百年来,总算见着了母妃。
待奴才们退下,只剩下她和母妃两个人,孟古青忍不住扑在王妃怀里,搂住母妃的腰,便落下泪来。
王妃见女儿抱得那么紧,哭得又是那么伤心,一时慌了神,道:“青儿,怎么了,在皇宫不好吗?表哥对你不好吗?你不是一直很想念表哥吗?到底受什么委屈了?”
孟古青忍不住将自己母妃抱得更紧。
只有母妃,会在她哭泣地时候,问她是不是过得好,害怕她受什么委屈。
其余的人,只会觉得她是疯子,只会觉得她身在福中不知福在使性子在刁蛮。
几百年的思念,如何能够忍住。
孟古青一边摇头一边无法抑制地抽噎。
王妃只能抱着拍着女儿,安慰女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