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鑫阳刚想着委婉地讲几句套话,把这大饼给堵回去,杨鸣谦开口了。
“董嘉禾,你当我们谦和是什么慈善机构吗?冬奥会还在申办,成功与否尚未可知。
和政府的合建项目也只是你一面之词,更别谈对谦和有什么预期收益,你空口无凭就敢漫天还价,真的是来谈生意?”
他坐直身体,手指有节律地敲打着桌面,眼睛盯着董嘉禾,说出来的话却半点不留情面。
邓鑫阳夹在两人中间,整个人像是被挤干水分的海绵,恨不得缩成一团,原地消失。
听见这话,赵敏敏的脸色也变了又变,笑意维持的有些勉强。
董嘉禾却丝毫不惧,她了解杨鸣谦,在更大的收益面前,他的赌性一览无余。
“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冬奥会承办我做不了保证,但荣升的合作我还是能预料一二。
事在人为,若杨总有信心做出好方案,政府自然优先和我们合作。
况且,桃墟村地处我们与蒙古的边界,当年在漳河县举办建筑竞赛时,当地便已经在建设草原天路等几个旅游项目。
未来的旅游和示范价值也能窥见。
要是邓总和杨总愿意相信我,总价再让五个点,20%的预付款,50%的项目尾款,咱们现在就可以签合同。”
建设项目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周期长,风险也大。
通常只有预付款是能确保收到手里的款项,项目中期及项目结束后的尾款款项往往会发生拖欠。
所以,上法庭要钱几乎是行业人的必备技能。
像董嘉禾刚刚说的付款方式,若是项目进展不顺利,荣升拿不到周转资金,董嘉禾拖着不付款,他们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拿到这笔50%的尾款。
又是没完没了的官司。
邓鑫阳心中有点犹豫,谦和目前有稳定的资金流,手上的项目也不少,想做什么其实不必冒太大风险,稳中取进就好。
杨鸣谦似乎也在思考其中利弊,眼神平静地像是一潭幽静的湖水,让人摸不清他在想什么。
有一点她说得没错,早在五年前,漳河县当地政府就已经开始布局旅游项目建设。
桃墟村周围的几个地皮荣升多半都要和政府共同开发,未来说不定还有预期的增值可能性。
只是,双方合作看交情是一方面,看利益才是最终目的。
董嘉禾提的付款方式对谦和来说风险太高,几乎是将赚钱的筹码全部压在了她的信誉上。
若对面那人是董明安,也许还值得一赌,可董嘉禾,并非谦和看不起她,实在是她的承诺,价值有限。
“小董总这是想空手套白狼,这个价格我只能说,无能为力。”
杨鸣谦靠在椅背上,勾了勾嘴角,张口就下了结论,没留下半点转寰的余地。
他是个生意人,他要为全公司上上下下近百名员工负责。
项目谈的并不顺利,董嘉禾准备好的合同也没有再拿出来,不过这也算是她意料之中的事情,她也没指望一次就能打动谦和,生意哪那么容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