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你看看有什么方法大规模生产,到时候,我看看能不能做出口了,毕竟青瓷卖相品色都很好。”
苏婉儿上一次去瓷都拿瓷器的价格,就曾想过这个问题。
清风镇有很多瓷窑小作坊,生产的陶瓷精美,尤其是青瓷。
但都是传统工艺,家庭作坊,生产规模小,而且手艺太过传统,批量生产,不太现实。
而一旦订货,需求量就不可能是论一件两件的。
“这个要质量,恐怕很难。”
爸爸说。
苏婉儿也不多说什么,清风镇的人大都自恃手艺,每一件都当作传世名作来做的,重质不重量。
要将他们的观念转变过来,比登天还难。
想到这点,她叹息一声,爸爸也不在说什么。
苏婉儿又询问:“你最近又看到什么传世佳作没有?”
这所谓的传世佳作是指那些真正的瓷器古董。
爸爸有一种癖好,就是看到一件传世的瓷器,总是想去研究。
想亲自去仿一仿,也因为手艺独到。
那些年,有很多人慕名前来让他做仿品,手工钱也给得慷慨。
走在前面的爸爸,脚步一顿,险些摔倒,连忙扶住清风桥的石柱子,说:“没,没有呢。
从清朝末年开始就战火弥漫,哪里有那么多的传世佳品。”
爸爸的语气有明显的生硬与遮掩。
他原本就老实,老实得几十岁了依旧不善于说谎。
苏婉儿心里这下已大致有谱了。
先前听爸爸那句“文秀,我到底该怎么办”
,她还怀疑家里遇见的事跟深宁市的遭遇有关,她还暗自心惊对方莫不是全面撒网。
但是,那张油画缩影照又分明让人感觉似乎是一种巧遇,然后开始的悬赏寻找。
这下子看爸爸的表现,却是应该跟他做仿品有关。
“你,是不是做仿品出什么事了。”
苏婉儿直截了当,她最不愿意遮遮掩掩,让不善于说谎的爸爸去痛苦地编漏洞百出的谎话。
“没有的事。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手艺。”
爸爸拍拍胸脯。
苏婉儿垂了眸子,毫不留情地指出:“爸,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很清楚。
你极少提妈妈的名字,即使每年的生忌,扫墓,你都默然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