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华双手按住琴弦,看周若薇。
若薇弹琴的意境非常好,看得出来她很有天赋,不过指法僵硬,明显是疏于练习,以成为最高琴师大家为目标的舒二公子见不得如此良材变成朽木,开始自告奋勇每天拉着若薇一起练习,若薇的琴艺飞涨,与舒华的友情也飞涨。
"
在想搬家的事吗?其实住在这里也没什么不好。
"
"
让我寄人篱下?"
若薇挑眉毛。
"
怎么能这么说,我们可没把你当外人,你是我们府上的大军师!
"
舒华不放弃挽留。
若薇对事情看得精准,对上位者的心思更是把握的恰到好处,可以说今天舒府上下的地位,包括那些得以安身的歌舞伎,若薇功不可没,她现在在舒府说话的份量就比舒大人小一点。
"
你就别劝了,我还有一对弟弟妹妹呢,搬家是一定的,宅子我都看中了,工人也雇了,房子翻修到一半总不能就放在那边吧。
"
若薇鸵鸟的还是没跟严暄他们见面,只用书信充当幕后黑手并每次透露出一点点她的变迁,可随着暄儿回信中的口气越森冷,她就越没底气现身露面,"
我没想房子的事,我就是在想……"
若薇在想宋志将军。
自从那天从茶楼里听来的闲言碎语,她的心思就一刻没停的放在宋志的身上,宋志现在人就在安阳城里,不算被俘但也没什么自由,没有投降但也没有受到虐待。
至于他现在的这种境遇,还得从宋国被大殷攻下的冬天说起。
宋国的皇帝在破城之前就先跑了,按说宋国的主心骨没死,宋国人理应抱着复国的念头死抗到底的,可是没有,真的没有!
大殷攻下宋都之后,这次一反常态的没有大力以官方的口吻日夜宣传什么宋泫十宗罪,反倒是宋国民间忽然起了一股强大的声讨前国主宋泫的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不智、不信的潮流,过往的宋泫的那些穷兵黩武、残害忠良贤臣的事都被抖出来了,有名有姓有理有据的,声讨之声一面倒,弄得都已经狼狈逃匿的宋国主在宋境境内人心尽丧,全境的老百姓都不待见了,甚至不用大殷将士动手,他自己就被一群一直被欺压、被激怒的老百姓丢石头,丢烂菜,整个一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煽动造势方向准确,效果明显--说没人在后面操纵这些,打死若薇,她都不信的。
然后是大殷的官方这边,不仅没有在这件事上火上浇油,反而摆出一副压根儿没搭理的架势,一道道劝课农桑,卸甲归田,减免赋税的具体安民措施接二连三的往下发,国恨的问题轻而易举地就被转移了。
其实百姓要求真的不奢侈,只要能活命、不再一家老小妻离子散,不用再送不满十五岁的孩子上战场,什么国仇家恨统统都是过眼云烟,毕竟这天下两百年前就是一家,大家说同样的话,写同样的字,有着共同的历史。
若是他们被大殷攻占了从此变成了丧国奴,过着畜牲也不如的生活或许还能反抗反抗,可如今,人家皇上的诏书一发,大印一盖,抄了一批大官的家,再让管户籍的官员开始挨户登记往下配田地……百姓管你哪,能让他们吃饱肚子,能让他们安身立命的就是活菩萨。
不用再打仗,春耕前可以回家种地,三年不用服兵役,一年不用交赋税,这几道公布天下的旨意一发,宋志军营里那十五万饿着肚子挨冻的将士们的心立刻就散了,说到底周边的那些国家跟他们有什么仇?能有机会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他们凭啥非豁出命去跟人家过不去呢?所以还没等宋志带领他的大军到井关,军里的逃兵现象就多起来了,等一到井关,看着墙头上飘扬的殷国的黑色旗帜,宋志就知道宋国已经大势所去,他的大军,大势已去。
兵降了,都欢天喜地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其它几位将军也降了,可宋志没降,而殷国的皇帝最终没放开这位大将,连人带家眷的一起接到安阳来了,听说这位将军现在两耳不闻窗外事,闲赋在家摆弄花草。
若薇不知道宋志为什么会选择过这样一种生活,既不反抗也不积极面对,这跟她认知里面的宋志不一样,若薇不管殷国的政策有多完美,不管宋国现在有多平静,她只关心一个人,宋志将军。
他是战无不胜的大将军,不该这样自我放逐地过完后半生,他不该给自己画地为牢抑郁而终,或者,宋志难道为宋泫那种君主忠贞守节?她为宋志将军的迂腐生气,也为他的消沉心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