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章御宴(上)
成宗陛下原本想着如何处置刘国丈这件事只怕自己要头疼一下。
刘皇后死时,他就十分伤痛愧疚,自思要不是自己放任皇后爱弟陷于山匪之手没管,皇后也不至于终日忧郁悲痛,以至身体没能保养好,搞到最后出了一尸两命的惨剧,现在皇后逝世不过年余,自己却又要处置她的老父一家,实在有些心中不安。
况且刘国丈在朝中也算是树大根深的,门生亲信众多,这二年虽然被自己收回了不少实权,所以消停下来,但是那根基还在,况且陷害皇甫老将军的事情,他自己一人肯定做不来,细查下来,大大小小的怕要牵涉出无数的官员。
这才大战刚停,最好是能安稳平和一段时间,让朝廷官员,民间百姓心中都稳一稳,那些有问题的人日后慢慢再找借口收拾不迟。
因此他就十分盼着巡检司能将这事大事化小,正在考虑如何召巡检司的官员来提点一下时。
刘国丈竟十分的‘识趣’,忽然暴毙,省去了陛下的麻烦。
刘国丈这些年来过于的沉溺酒色,掏空了身子,加之年纪大了,十分禁不起惊吓,被巡检司的官员派人看管在家中,才询问了几次,就连惊带怕的一命呜呼了。
所以等皇甫少华随着老父皇甫亭山上殿请罪的时候,成宗陛下就十分痛快地赦免了他的欺君之罪,准其恢复本来姓名。
皇甫少华化名王华考中武状元之事,郦君玉在大军回来之前就找机会和成宗婉转通过气,说他自己有一日在衙门内翻卷宗,看到前二年有通缉钦犯皇甫少华的文书。
猛然想起自己的门生武状元王华,表字少甫,这凑在一起不就是皇甫少华吗!
世上怎会有这般巧事,于是就派人私下去查了查,发现王华的来历是有些奇特,籍贯出处都和他的义兄熊浩一样,可是派人去熊浩家乡去问,所有的乡邻朋友都说熊浩的义弟王华不是本地人士,是两年前才从他乡来投奔义兄的。
如此看来,王华身份来历堪疑,他又叫这样一个名字,搞不好就是那在逃钦犯皇甫少华。
不过郦尚书又请陛下也不必惊慌发怒,邓将军才给兵部传来了密报,皇甫老将军已经被救出,当年的投敌之事纯属冤枉,皇甫少华这样改名换姓,也算是为救父亲,忍辱负重的义举。
如此这般,说了一番,成宗心中释然,便也没打算多追究,这时忽然见他们来请罪,也不多惊讶,反而说道此事朕也事先知道了一些,其中有许多原委曲折,难得你将门虎子,少年有为,救父报国样样不差,朕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日后不可再有此等欺瞒朝廷的行止就是了。
同时又道你们皇甫一家虽然受了不少委屈苦楚,万幸家人一个都不曾损伤,虽然经历了一番挫折,但如今都已团聚。
皇甫老将军当初投敌的事情已经查明是遭人陷害,朕明日就下旨诏告天下给你洗冤,加封你国公爵位,日后就安心住在京城中养老吧。
那祸首刘候,自知罪孽深重,已然自己郁郁而终,既然你皇甫一家人都已团聚,依朕的意思,此事就这样吧,刘家现在就只剩下两个儿子,长子是个书呆子,在朝中领个闲职,朕已革了他的职位,令其不得再入朝为官;次子刘奎壁这些日子也没得好过,一直被吹台的山匪监押着,前些日韦勇达自告奋勇前去招安,这才救了回来,朝廷也会革了他的将军职位,与他兄长一般此生不得再入朝为官。
朕这般处置,两位卿家觉得如何啊?
皇上都这般说了,皇甫父子自然不能不识趣,虽然觉得对刘家处罚得有些轻了,但是自家确实没死人,刘老侯爷都已经死了,也不好非得让陛下去杀了人家的那两个儿子,于是一起叩首谢恩。
成宗看此事解决得顺利,一时心喜,传旨三日后在御花园赐宴诸位远征辽东的将士,朕要与诸将官同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