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子,我服了你了!
没想到你的居然想到弄这个东西出来。”
皓玉看着这个想起从前在哈尔冰看的冰灯。
“走!
给姐姐她们看看去!”
皓玉带着顾柏去了黛玉院里,让一边的虎娃和云聪回去了。
转过书房时,皓玉看到自己房中珍珠竟然从小书斋出来。
皓玉一怔,这书斋里,这几日就是顾松在里面读书复习了,珍珠去哪里干什么?皓玉看着珍珠的背影,眼神微闪,面色如常的拉着顾柏离开。
过完年后,元宵节刚过,顾贞便带着顾松先行去了金陵,郭氏和兰蕊及顾柏将在林府多停留了一段时日,待正月过了才动身去金陵。
郭氏在的这段时日,黛玉倒是受益良多,女工厨艺乃至琴艺,郭氏多能指点一番,甚至是和人交际时的说话技巧等等也委婉提点黛玉。
黛玉虽然壳子里是成年人,但是也不得不感叹一句,这人际交往无论古今都是大学问啊!
黛玉也暗自感叹,这郭氏没有娘家撑腰,她却能在争斗惨烈顾家护得儿女乃至全家周全,不是没有道理的。
四月底时,贾敏的三周年祭奠,林府请了大师做法事祭奠贾敏,黛玉和皓玉去寺庙吃了七天斋后,三年的孝期结束了。
林海将手头上的事情交代完,便准备送儿子去金陵的至善学院,而黛玉也随着林海和皓玉一起去往金陵了。
并且,黛玉还收到了一张请帖,来自金陵的康寿郡主的请帖。
这个时候已经在金陵安好家的郭氏也受到了谢春宴的请帖。
原来,郭氏自来了金陵后,已经往康寿郡主府上去了两回。
很受康寿郡主的喜欢,这一切还要得益于郭氏当年做了公主伴读的堂姐,她和东平郡王妃及康寿郡主交好,曾在郡王妃和郡主面前屡次提到过郭氏这个堂妹,常常感叹不已。
而这个堂姐也是好心,在给郡主的信中,提到了在扬州小住即将到金陵的郭氏,郡主听闻郭氏从扬州回了金陵,便请人请郭氏及兰蕊进府做客。
来往了几回后,便提到已经出孝的黛玉,康寿郡主因为有三个儿子而没有一个女儿,所以对于金陵的千金们格外的喜欢,年年和几家贵妇人一起,举办谢春宴,打着联络感情及游玩的旗号,不过是各家有儿郎的夫人太太们相看姑娘们的借口罢了。
黛玉拿到请帖很是诧异,她以往也听说过这有名的谢春宴,主办人康寿郡主乃是今上堂姐,康寿郡主的郡马在朝中仅挂着一个都尉的闲职,却在至善书院担任理事之一,据说很可能接任山长一职。
而她这远离金陵的林家姑娘,郡主怎么会知道的?
“父亲认识这郡马吗?”
黛玉听着林海说起这康寿郡主夫妻的事情,笑问道。
林海呵呵一笑道:“这郡马你们当他面可不能喊的,他不大爱理朝中的事情,不过对于开学教授有兴趣罢了,他乃是为父的同窗,以后你们见了他,称呼他伯父即可。”
“父亲,他即将担任山长一事是真的吗?入学考核能不能稍微透露点啊,我好做准备。”
皓玉笑笑说。
林海一听,随即板着脸道:“若是你这样的入学试都不能通过,也就不用想着去至善书院了!
我林家没有作弊的后人!”
黛玉给了皓玉一个警告的眼神,皓玉皱皱鼻子,献媚的对林海说:“父亲,我闹着玩的罢了,父亲还当真啊?小小的入学试,岂能难倒本公子?”
林海叹了口气道;“你啊你,读书做学问,岂可有自满情绪?……”
巴拉巴拉半天,皓玉只能恭敬地听着,心里后悔自己嘴巴快,居然引起了林海的话唠来。
黛玉笑了笑,透过薄纱细看车外的风景,心情很是轻松。
想到皓玉即将入读的至善书院,黛玉有点好奇,听林海所说,这应该是这个时代的贵族式寄宿学校了,所收的学生从七八岁到二十来岁不等,而且也不是家世好有钱或有权的孩子就能进的,还有入学试在那等着呢!据说也有贫家子弟入读,每年有一定的名额给贫家子弟,只要他们够优秀,据说除了免除他们的学费,每月还有米粮补贴,感觉和现代大学有些相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