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隐藏主膈应薛流的小心思,但叶津显然不是个会撒谎的人,说着这种藏了别的意图的话,显得十分假正经。
裴以晴悻悻应和:“老师,我跟薛老师不熟,真的。”
现在,如何在两个老师之间周旋,她还没有摸清楚路数,虽然私下里薛流健谈很多,她跟薛流处起来更像朋友,而不是师生,但毕竟叶津才是她的大老板。
叶津:“行。”
下午的拍摄,博物馆中,西装革履的男人走过展厅,在针砭前停留,叶津和薛流以偶遇的方式在太素九针面前碰头。
博物馆是个内外都是太极形的构造,里面的墙壁修成了曲线,墙上是古朴的浮雕壁画,薛流从墙后走来,随着镜头移动,仿佛滚过历史的车轮,从远古的刀耕火种,砭石切脓,到后来理论形成,导引按蹻,阴阳五行生化制克。
最后停在《大医精诚》的碑刻面前。
导演觉得现代部分没有剧情,比较干瘪,于是想现场收声,让叶津念《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是唐代医家孙思邈所写的,对医者医德进行规范的一片文章,质朴恳切,满篇慈悲。
叶津的声音本就清冷,博物馆内部的结构,又很容易余音绕梁,回声空灵。
他站在收音器附近,淡淡诵出:“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②”
最后,在薛流完全出现并停留在镜头前时,落下最后一个字音——“是吾之志也。
②”
作者有话要说:
①《本草纲目》:“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
②《大医精诚》:“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是吾之志也。”
顺便补充一下吧,自古中医崇尚仲景的伤寒学说,伤寒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感受寒邪而生的病,到了明清时期,疫病多发,很多医家发现用伤寒的思路治不好,于是产生了温病学,温病就是感受温热之邪而生的病,包括温热病和疫病(传染病),温热病又分了很多,剧情中的吴又可先生是瘟疫学派的创始人,小叶和小薛的研究方向分别是叶桂和薛雪的学说。
这些统称为外感热病,就是说感受了外界的邪气,而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病,由于对病因的认识有寒温的区别,而形成了伤寒和温病两种学派,这也就是上节课小叶对小薛提的问。
到了清末民初的时候,还产生了寒温统一的观点,一些医家认为温病是隶属于伤寒的。
第12章
“辛苦大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