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乌鸦一般黑,为官不贪的凤毛麟角,许多时候做皇帝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但同时龙之逆鳞不可触碰,触之即死。
薛槐在江州所作所为,已经触到了燕绥的逆鳞。
必杀之。
该交代的事都交代差不多了,孙英正要退出去,燕绥叫住他问:“当年,是否有高人向高宗断言摄政王徐家必出皇后?”
孙英立在原地,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回想:“回陛下,是有此事。”
燕绥抿了抿唇:“详细说来。”
“那是高宗即位之初了。
彼时仁宗降生不久,身体孱弱夜啼不止,太医院上下束手无策,高宗心急如焚。
有高人于宫门外摇铃求见,说有法可医。
高宗起初不信,但那高人打坐在午门之外,皇城上空降雨,却以其所坐位置为界头顶青天,晴雨分明。
高宗于是请其入宫。
不知那高人用了什么法子,仁宗夜啼之症果然很快痊愈。
高人不受谢礼官位,离去之前留下预言说将有凤星落于京东徐家——京城东面只有周王——哦,也就是如今摄政王一家姓徐。”
“恰巧当时周王妃身怀六甲即将临盆,高宗便道若是果然生下千金,便为幼童指婚,再结两姓之好。”
孙英说着摇了摇头,“后来的事也不需老臣多说了,老周王爷只摄政王一子,凤星一说也就成了笑谈——陛下为何突然想起提问此事?”
燕绥敷衍道随便问问而已。
老尚书可不相信是随便问问,出宫路上八百个心眼都在转——
使者六月来朝摆明了是赴摄政王生辰宴,如此僭越盖主,皇帝必定忌惮,加上凤星之说更生猜疑不安。
一山不容二虎,皇帝与摄政王迟早要决裂,届时鹬蚌相争或许会渔翁得利,还是把宝压在永安王身上更稳妥些——毕竟那是仁宗嫡子,名正言顺的皇家正统血脉。
孙英得意地想,皇帝方才也夸了孙家子孙贤良,家中孙女正好比永安王小一岁,届时若是能有个做皇帝的孙女婿,孙家便是满门荣光了!
如此,定要好好把握此次教导永安王的机会!
朝堂上下都说殿下顽劣,孙英未直接领教过,觉得倒也不可信,十岁小儿能有多难管教——
孙尚书这种乐观心态一直持续到燕植一剪子咔嚓了他长须,还把烧出的渣滓沏茶给他喝,到那时候他连声叹着没那福气,要不起这孙女婿!
燕绥应付完使团又交代了孙英,坐在御书房接着批改奏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