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有些魔幻,就连马良在了解了此时的供电标准后都有些不可置信,但是这确实是真的。
早期天朝的发电设备全部来自于国外,由于引进的国家五花八门,所以电压和频率也大多数不一致,频率从25赫兹到100赫兹都有。
为了结束这乱象统一标准,1935年国府颁发的多个用电规则和用电条例中明确规定:电压为220伏,频率为50周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频率)。
由于220v供电方式有很多优点,它可以节省一半的电线成本,线路损耗少。
这对对于当时刚建国还很穷的天朝而言最经济,于是就沿用了民国的电压标准。
也就是说马良空间里的一切电子设备都可以用房间里的民用电,甚至不用像是现代在其他国家一样,用好几个转换插头才能正常使用。
不过作为一个专业特工,马良不能这样做。
当年作为思想教育的目地,教官给马良等新人看过很多谍战主旋律电影,其中最让马良印象深刻的就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
本来李侠和他的电台躲过无数次敌人搜捕,最后却败在了分区断电上,惨遭杀害。
由于用于长距离传输信息的大型发报机功率很大,不可能像是普通的传输距离只有200公里的5w小电台一样,长时间用蓄电池供电,必须要接到民用电上使用。
加之体积也大,不能像是5w小电台一样直接装进手提箱里随时转移。
这么一来一旦敌人确定方位,采取分区停电,一旦电台信号在那个分区停止,那就意味着秘密电台就在那里。
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此时的物价飞涨,普通人家的用电量基本就是一个月一两度,但是大型电台在用电量就不止这点了。
也就是说尽管此时马良没有对外发报,只是单纯接收电报,不会发出信号被电子侦测车捕获到。
可毕竟电台开机就要耗电,一旦用电量相比其他邻居偏高,必定会引起日军反谍人员的注意。
尤其是在敌占区,为此马良只能是如此麻烦的每日都要小心的收放这一套设备。
很快在简单调试之后,计算机在自动的按照马良编写的程序接收并破解所有接收到的各方势力的电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