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

第751章 天下一统(第1页)

隋炀帝大业初罢州置郡,故改幽州为涿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为幽州。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设置幽州节度使,幽州节度使负责防御奚、契丹,治幽州(范阳郡,后世的北京),统辖幽州、蓟州、妫州、檀州、易州、定州、恒州、莫州、沧州等九个州。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范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为幽州。

州治蓟县。

另有范阳县,本幽州或范阳郡属县,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后为涿州治所,故治所在后世的河北省涿州,与此不同。

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以幽蓟十六州割让契丹(辽)。

次年辽升幽州为幽都府,辽太宗在唐幽州城的基础上兴建土木,定为南京幽都府。

此后,幽州作为行政区划不复存在。

隋唐时,幽州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

隋炀帝在涿郡筑临朔宫作为行宫,大业七年后三次用兵高句丽,都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储。

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出兵高句丽,分水陆两路,陆路也以幽州为后方大本营。

唐代中期,东北诸族势力强盛,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置幽州节度使于此,以控制奚、契丹等族。

天宝元年改为范阳节度使,兵力九万余人,约占全国十节度使兵力的五分之一。

天宝末,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治柳城郡,后世的辽宁朝阳)、河东(治太原府,即后世的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一带)三节度使、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即以范阳为根据地,发兵反唐,掀起安史之乱。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自立为燕帝,以范阳为燕京。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改范阳节度使为幽州节度使,史朝义部下李怀仙降,唐即授为幽州节度使;时平卢已没于北族,惟存平州(后世的河北卢龙),平州城内驻有卢龙军,幽州节度使遂兼领卢龙节度使。

此后或称幽州,或称幽州卢龙,或只称卢龙。

幽州为安史乱后长期不奉朝命割据一方的河北三镇之一。

直至五代后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十二月为晋王李存勖所灭,割据达一百五十年之久。

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以幽蓟十六州割让契丹,次年契丹以幽州为南京。

幽州原是河北平原北端陆路交通的枢纽。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达涿郡;七年,隋炀帝杨广乘龙舟自江都(后世的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经黄河入永济渠,至涿郡;

同年,又动用江淮以南民夫、船只运黎阳(在后世的河南浚县东南)、洛口(在后世的河南巩县东北)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

由于永济渠的凿通,运河的终点涿郡又成为北方水陆交通的中心。

幽州原是河北平原北端陆路交通的枢纽。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达涿郡﹔七年﹐隋炀帝杨广乘龙舟自江都(后世的江苏扬州)经黄河入永济渠﹐至涿郡﹔

同年﹐又动用江淮以南民夫﹑船只运黎阳(在后世的河南浚县东南)﹑洛口(在后世的河南巩县东北)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

由于永济渠的凿通﹐运河的终点涿郡又成为北方水陆交通的中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