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武将派和请流派越争越激烈,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皇帝端坐于上,面带笑容也不制止。
好久没看到这么有趣儿的戏了,为什么不多看一会儿呢?眼见得快要动手了,曹节在背后拉了一下皇帝的衣袖。
皇帝这才慢悠悠地开口了。
“诸位争来争去,其实是在争九原大捷是真是假,是真,就要重赏,是假,就要严办。
朕说得对吗?”
“陛下圣明!”
百官一起开腔了。
“袁隗,你说九原大捷是假,可有证据?”
“这个???”
袁隗脸上见汗了。
“陛下,臣只是听闻,武将历来如此,虚报战功是常事!”
“哦?”
皇帝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可是有七千八百首级在,朕已经派人验过,都是真鲜卑。”
“陛下,边郡鲜卑甚多,随便砍几颗首级报上来算作军功,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听到袁隗如此胡搅蛮缠,段颎忍不住了,出班奏道:“陛下圣明!
臣敢问一句,照袁隗所言,如何才算得军功?照他这个说法,即使把檀石槐擒来,他也会说是随便逮了一个鲜卑来冒充的。”
武将中顿时响起了一阵笑声。
清流视武将为鹰犬久矣,今日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皇帝点点头,以手示意袁隗:“你说,如何才能算得军功?”
袁隗思索片刻应道:“这个不难,将鲜卑首级剔除妇幼老弱、面目不清的、容貌有异的,才能算得军功!”
段颎一听此言,不由得哈哈大笑:“陛下,本朝自立国以来,军功验看首级早有成例,何苦在此与这些腐儒弄文?臣请陛下委袁隗为五原太守,一年只要斩首鲜卑五千??当然是按照他的办法??臣就乞骸骨回家种田!”
袁隗一下子就被激怒了:“陛下,臣请验看鲜卑首级,若是按照大汉军律皆为真鲜卑,臣也乞骸骨回家种田!”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哗啦啦,两边都站出了批大臣声援。
一看两边的大臣都被激怒了,皇帝双目冒出了金光,右手食指拇指不断地搓动着,只有曹节明白,那是数钱的动作。
七千八百颗鲜卑首级、两面银狼旗、四面青狼旗,几百副金甲银甲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德阳殿外,司空刘逸、太尉刘宽、司徒杨赐三人作为验看大使,带领百官验看。
皇帝却没有出殿,坐在宝座上与曹节相视一笑。
“大长秋,有多少个?”
“陛下,光两千石以上的就有八个。”
“全部免官?”
“陛下可网开一面,许他们捐输免罪好了。”
哈哈哈哈,君臣二人一起大笑。
片刻后,三公领着百官重新入殿,司空刘逸、太尉刘宽、司徒杨赐三人一齐上前。
“陛下,臣等已经验看明白,首级发髻完整,大半有喉结,年龄在十六与四十之间,全部是真鲜卑,而且是甲士!
据缴获的军旗和甲胄来看,鲜卑金甲军和银甲军被歼的各有千人左右,九原大捷确凿无疑!
此为本朝自窦宪北击匈奴之后的最大胜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