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久,两人面前都堆着十几个易拉罐,此刻,他们二人依然还坐在平台上推杯换盏。
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叶秋对侯青山问道:“哥老官,你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侯青山闻言,深深吸了一口手里的香烟道:“兄弟,你知道军人的职责是什么吗?”
“保家卫国”
,叶秋毫不迟疑的回答道:
“那你知道什么是川军吗?”
“世人只知无川不成军,却不知川人不负国,川军是民国时间四川军阀的统称,纵观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在面对外族入侵时,四川人民总会奋战到底,这也为四川带来了两次灭顶之灾,第一次是南宋末年,蒙古入侵,在打到四川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蒙古大汉蒙哥也战死在钓鱼城下,这场战斗足足打了半个世纪,最终四川因寡不敌众战败,战败后,元蒙对四川进行了血腥屠城,导致四川人口不足开战前的十分之一;第二次是明末清初,张献忠带兵入川,为了清除反抗势力,张献忠同样在四川大肆屠城,后来满清入住中原,吴三桂带兵清缴残余的大西军和南明军队,又对四川举起了屠刀,战后人口统计,四川人口只余9万余;抗日战争时期,四川虽然没有被鬼子攻破,但各路军阀毅然停下了内战,从而投入到抗日战争中,8年抗战,350万川军将士投入战场,战后活着回到四川的只有137万人,四川人民十室九空,户户挂白绫,家家皆缟素,不仅如此,在抗日战争中,国家总计支出军费14640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同时四川出粮也是最多的,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稻麦总量的3163,有一句话叫川人不灭,华夏不亡”
。
“不错,你对咱们川军很是了解!”
“川军还有一面旗,叫做死字旗,你可知它的来历?”
1937年国难当头,四川学生王建堂投笔从戎,组建川西青年请缨杀敌队;1937年秋,在王建堂出川抗战之际,年迈的父亲无法亲自到县城为儿子送行,于是托人交给他一面写有“死”
字的白旗。
旗上内容如下:
右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大义上尽忠。”
左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有子自觉请缨,赐其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好好好,叶老弟,看来你和哥哥是一样的人,咱们有同样的情怀,有同样的认知,不如你与我一起,将咱们川军的荣光发扬光大可好?”
“侯老哥,我身为川人,自然对我们的先烈和先贤表示认可和崇敬,我可以敬仰他们、崇拜他们、佩服他们,但我不会成为他们,虽然他们曾经为了国家安宁、为了民族大义血洒疆场、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但…我有我的活法。”
“侯老哥,你知道咱们巴蜀的悲哀是什么吗?”
,叶秋问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