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几乎以为自己耳朵不清了,他居然清楚地听见皇帝的嗓音微微一颤,“真是自裁?”
李玉如何不知皇帝的疑惑,忙道:“奴才査验过,自裁倒确是自裁。
只是奴才不解,翊坤宫娘娘抱病己久是真,但为何早不自裁晚不自裁,偏在令皇贵妃走后自裁。
若说是病中绝望,也不大通啊。”
皇帝深吸一口气,将心底呼之欲出的质问按捺下去,只以淡然之色相询,“你的意思,是令皇贵妃说了什么,抑或做了什么?”
李玉缓缓摇,老成持重,“奴才能査问到的,是显而易见的东西。
至于底下是什么,因由是什么,奴才不过是奴才,不懂得査看人心,也不知情由所在。”
他一顿,“奴才适才前往翊坤宫,看到了一些东西,特意拿来给皇上细看。”
皇帝默然颔,李玉击掌两下,有两个小宫女捧了东西进来,那是曾经侍奉过如懿的菱枝和芸枝,她们捧了大幅雪白的锦锻在手,款步走进。
李玉沉声道:“翊坤宫娘娘废居一年余来,无事时只着意于刺绣与诵经。
所绣之物无他,只有一二花色。
请皇上一顾。”
芸枝和菱枝捧着洁白如霜雪的皎云轻纱,徐徐铺开。
皇帝注目片刻,不觉微湿了眼眶。
真的只有二色图样。
青色樱花盛开如蓬云,红荔鲜艳。
绮丽之外,其余素白一片,上头的针功细致沉腻,每一朵花瓣不知刺了多少万针,才费尽一瞬一瞬之时,挪万象情感于绢布之上。
眼底的热意越来越烫,几乎有刺痛。
他转眸,扬起脸,再扬一扬,生生把泪水逼落下去。
他听得自己无波无澜的平静音调,“她身边还留着什么?”
李玉恭谨道:“一幅未曾绣完的绣样,与这些并无二致。
另则,娘娘身边还留着一本看了一半的书,是白朴的《墙头马上》。”
他刻意维持着平稳的心跳陡然失去了韵律。
那是他与她同听的第一出戏。
记忆里的人呵,还是华章子弟,豆蔻梢头的好年岁。
她还是念着的,念着的。
念着他们的初初相遇。
遥遥相顾,一见倾心。
偏偏,那诗里是这样说的,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她与他的最末,终宄只是天人永隔,—世断肠。
皇帝似是自语,“绣样留了一半,书也看了一半,便这般弃世了?”
皇帝的沉默是压在坚冷雪山之巅的寒云,压迫得人透不过气。
也不知过了多久,端起茶水轻抿,“进忠虽然得你真传,很会服侍。
但他到底是你的徒弟,不比你稳重练达。
譬如这一盏茶,也不如你端来温热适口,就让进忠去热河行宮,你留在朕身边好好伺候。”
李玉答应着,垂手立于一旁。
皇帝复又提起饱蘸了墨汁的笔,不疾不徐,批阅奏折。
也不知过了多久,更漏泠泠,墁地金砖上投着一帘一帘幽篁细影,令人昏昏欲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