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正是那个要带领大家前行的领路人。
“对了,咱们乡孩子们的入学率怎么样了?”
覃善珍突然话锋一转,提起了乡民关心的另一件大事。
在这个乡镇里,除了生产大队的工作,孩子们的教育也是他们非常重视的。
他们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让下一代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都挺好的,大部分孩子在学校成绩优异,就是教师资源比较稀缺,学校少,各个生产大队的孩子出去上学路途比较远,上学路艰苦,学位紧张。”
马圣先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但很快又舒展开来,眼中闪烁着决心的光芒。
“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忽视。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我们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
善珍,我想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动员一些有文化的乡亲,特别是那些退休的教师或者在外求学归来的年轻人,鼓励他们回到家乡,参与到教育事业中来。
他们了解这里的孩子,也了解我们的需求,能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改善教学条件,争取一些政策上的优惠,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覃善珍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
“这是个好主意,我记得村东头的李老师,他退休后一直念叨着想回来,只是担心家里条件不允许。
我们可以去找他谈谈,看看能不能说服他,然后给每个老师相应的劳动工分。”
“对,事不宜迟,我们明天就去拜访李老师。”
马圣先继续说道,“另外,我们还需要解决孩子们上学路途遥远的问题。
我想,我们可以考虑在每个大队设立教学点,设立一个分校。
虽然初期建设学校需要乡亲们一起努力盖学校,投入会比较大,但长远来看,这是值得的。
孩子们的安全和教育,是我们最不能忽视的责任。”
覃善珍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马圣先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农业带头人,更是一个心系乡民、深谋远虑的领袖。
“圣先,你总是能想到我们想不到的地方。”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不久的将来,孩子们背着书包,满怀希望地走在上学的路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