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道:“我常常勉励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但有时候,我很难分辨某件事情是善是恶。
“这时候,你用‘言过其实’夸我,会让我迷失方向。
“所以,我更希望你能像机伯一样,见到我的过失,就立刻指正。”
庞统拜倒,道:“主公有此气度,何愁天下之人不来追随啊。”
诸葛亮摇摇羽扇,问道:“机伯所言打开由下往上的通道,不知道有没有具体的策略?”
伊籍道:“我有三策。
“第一策:可以在闹市放一个箱子,言明任何人有建议或投诉,都可以写下来放进去,然后由主公亲阅。”
马良补充道:“百姓大多不识字,如果用这個办法,需要在箱子边配一个书生,替百姓写信。”
伊籍又道:“第二策:派出官僚下乡巡查,搜集百姓意见。”
徐庶道:“这和我派出巡逻队的做法有些类似。”
伊籍再道:“第三策:由乡民选举乡老,成立县议会,建言和监督县令。
“然后从县议会中选出代表,成立郡议会,建言和监督郡守。
“再从郡议会中选出代表,从各行业中选出业界翘楚,成立州议会,建言和指正主公。”
诸葛亮眼睛一亮,道:“此策是否脱胎于集议制?”
伊籍道:“没错,汉制有议员之职,一是谏议大夫,二是博士,三是议郎。
“遇到重大的事情,皇帝往往会召开大朝会,让大家讨论。
“不过,以往的集议,参与者都是王公贵族,普通百姓是没有言权的。
“而且集议只是给皇帝提供建议,并没有监督指正的权利。
“我策略里的议会制,把言权下放到乡老一级,并且允许他们监督对应级别的官员。
“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
“之前两策,都是政令下达之后,再收集民众的反应,存在滞后性。
“如果政令有问题,那么等百姓反映上来,伤害已经形成。
“第三策,则可以通过议会的讨论,保证政令更符合百姓的要求。
“并且可以通过议员们的影响力,让政令能更容易地贯彻下去。
“但它的缺点是,讨论需要时间,或许还存在利益交换,最后肯定会影响效率。
“所以,如果用这个策略,必须限定议会只涉及政事,不能参与军事。”
庞统道:“我做县令时,没少受豪强的气,一直到借了张将军的威风,才把豪强们整服帖了。
“若是成立议会,让百姓选举乡老,这些豪强很有可能会当选。
“到时候,他们岂不是又能在县令头上指手画脚?”
马良道:“我也做过县令,知道豪强多难对付。
“但反过来,当我的要求和他们利益一致时,他们也会竭尽全力地帮助我。
“比如疏散华容县城民众时,他们就出了大力气。
“所以我想,如果在议会里,大家就讨论好了,那政令下去,豪强们肯定会支持,而不是反对。”
大伙儿你来我往,一通辩论。
三个策略,各有利弊。
诸葛亮把选择权交给刘备。
“还请主公抉择。”
刘备大手一挥:“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