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大笑,愈确定伊籍肯定做不到,只是耍了一个计谋,想要借口有人干扰或者不配合,从而逃脱罪责。
他却不肯给伊籍找借口的机会。
周瑜喊来文书,当面写下军令,盖上都督大印,明确授予伊籍指挥工匠,调用器材和原材料的全部权利。
然后他又拿出孙权赐剑,说:“我主公曾经用这把佩剑,砍奏案一角,道:‘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
’
“现在我把这剑,借给你一个月,一个月内,如果有人干扰或者不配合,你可以先斩后奏!”
伊籍假装苦着脸,接下了军令和佩剑。
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无心喝酒。
于是刘备告辞。
周瑜也不敢动刘备,送刘备出了辕门。
到了江边,诸葛亮已经等在船里。
刘备请诸葛亮同回樊口,诸葛亮却不答应,只是和刘备约定了时间,到时候让赵云来接他。
回到樊口,伊籍召集工匠去东吴,刘备劝道:
“四弟莫要逞强,虽然有军令,但你在我军中,谁也伤害不了你。”
关羽也劝道:“这等不合理的军令,伱理睬它作甚。”
伊籍笑道:“谢谢大哥二哥为我着想,不过我有信心打造出一万把钢刀。
“而且,还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大量打造武器装备,两位哥哥,只管等着接收就好。”
于是,伊籍领着工匠们,来到了樊口东南方向,大约一百里外的大冶。
这里的铁矿,是国内罕见的优质矿,而且还是露天矿场,靠着三国时代的技术就能开采。
储量也非常大,开采个17oo年都绰绰有余。
东吴的工匠和矿工们,已经建好了炼铁炉等设施,并且挖出了矿石,正在冶炼。
所有人都知道伊籍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并且从小道消息知道了伊籍会存心找茬,以便推卸责任。
因此没有人敢懈怠,全都铆足了劲地干。
伊籍查看工地,现两军工匠们都能熟练地从矿石中熔炼出生铁。
一部分工匠还掌握了“炒钢法”
。
这些工匠把生铁在空气中加热,使其处于半熔融状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