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

第六十六集九层塔(第3页)

华阳的水稻亩产也就五斗左右,

山下汉中城周围的水田,能有八斗到一石以上。

蓝采和对于粮食亩产也是糊里糊涂,他印象中后世的粮食,动不动就是亩产千斤,而大明朝的一石粮食,据说相当于后世的一百八十斤。

当他听杨锦麟说,华阳的一亩地只能出产五斗稻谷的时候,不禁愣了片刻。

五斗岂不是才九十斤?这产量比撒下去的种子应该多不了多少吧?

于是他大手一挥,豪气道:

“这么点产量怎么行呢?最少要翻倍嘛,

哦,不行,翻倍也太少,最起码也要翻两番嘛。

杨慎听了笑道:

“翻两番倒不必了,只翻一番就好。

华阳县有三万多亩地,现在只有三千多人,

只要亩产翻一番,那我们的粮食就根本吃不完。

蓝采和则继续吹牛,吐沫横飞也顾不上擦:

“这是一个效率问题。

咱把亩产翻两番,再把水利和机械弄好,

这三万亩地就只需要一千人去种,

剩下的一千人去养猪养牛养羊养鸡养鱼,

一千人去工厂干活,每月赚二两银子的工钱,

如此的话,岂不是大家都富裕了?“

蓝采和勾画的蓝图过于美好,在座诸人不禁都陷入了对未来的幻想。

只有杨锐不合时宜,他指着宝塔第五层上写着的汽车问:

“蓝兄,这个汽车咱们哪年可以造出来?

我还等着日行千里呢。”

蓝采和一愣:

“日行千里嘛,倒也不难,其实我最擅长的就是这个。

只是这东西内部零件太多,有点复杂,

没有个三年五年七八十来年,

我怕是未必搞得定。”

不料杨锐却不沮丧,他斗志昂扬地表态道:

“三年五年不算啥,我明天就跟着蓝兄过去开始造车。

这天晚上,王启年独自走了,蓝采和被杨家父子三人挽留下来,四个读书人秉烛夜谈,最后抵足而眠。

喜欢明末之定都上海请大家收藏:()明末之定都上海更新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