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拿起桌面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
“那你以前经常‘偷钓’吗?”
“哪里敢经常偷钓,有一句话不是讲,经常走夜路,总要碰到鬼。”
“是有这种讲法。”
“再怎么讲,我也是领生产队工资的,更不能经常搞。
一年也就那么三两次,主要是想验证祖传秘方灵验不灵验。”
说完,汤宣明嘿嘿地笑了起来。
那神色,有几分得意,又有几分自嘲。
“汤大哥,你回城后会做什么呢?”
“又能做什么?我们又没有关系进单位,用当下时髦的讲,就是城镇待业青年。”
“那你也可以开渔具店,卖鱼饵什么的。
再讲,你又有秘方什么的,自己配药的成本肯定很低。”
“可是,我对钓鱼不像我爷爷和父亲他们那样感兴趣,我只是喜欢看书和喝茶。”
“那你开一家书店或茶庄不行吗。”
“这些我都了解过了,回去以后再作打算吧。
哦,杨辰,我告诉你一件事情,对你承包鱼塘可能会很有帮助。”
“汤大哥,那你就说来听听。”
“过年时,我回县城,跟一帮朋友喝茶聊天。
其中也有一人是承包了鱼塘的,他几乎都不用自己投料喂鱼,可是,每一天都有收入。”
“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好事?”
“听我讲完你就明白了,他们是在“赌”
比赛钓鱼,看哪个钓得多,哪个就得钱多。”
“还真没听说过。”
“塘里的那些鱼,都是塘主自己放进去的,每条的重量都差不多,而且都有编号。”
“搞编号干嘛?”
“每个编号的鱼钓上来后,鱼背上的标签都标明价格,塘主只要按上面的单价付给钓鱼者就可以了。”
“这样,塘主不是亏本的吗?”
“怎么会亏得来,是天天有钱赚!”
“就这么简单?”
“鱼王只有一条,其他鱼是几百条,如果你钓得一条鱼王,塘主就当场给你三十元。
其他的鱼就是五元一条,鱼的成本才一元,懂吗?
“听你这么讲,好像懂了,好像也不太懂。”
“这个不要紧,你以后如果感兴趣就到县城找我,这是我在县城的家庭住址和门牌号。”
“那些人常到我那里喝茶的,对了,杨辰,如果你想搞刚才我讲的钓鱼竞技。
最好就是选择离城镇近一些的鱼塘来搞,那样来钓鱼的人会多一些。”
“为什么?”
“你在队里面搞也可以,人可能会少一些。
如果是人多的话,每天你光卖粥就够生活费了。”
“那就谢谢汤大哥的点拨了,有时间我一定会到县城拜访你。”
“不客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