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

第七十三章 光3(第3页)

王越所在的这辆车在济南与泰安交界线的一处加水站停下。

刚下车,王越就被吓了一跳。

只见这个原本只有oo多平的加水站,周围用竹竿密密麻麻地支着一张张形态各异的帐篷……这些帐篷下,挤着满满当当的人,一眼瞅上去,还以为来到了丐帮某个分舵。

车上那名高烧的母亲被一群人抬进了加水站的餐厅,王越瞅准了空隙瞧了瞧,现餐厅里面的桌椅早已腾开,几床垫着草堆的被褥上,躺着几个病人。

几名神情有些疲惫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见缝插针地将一车人分散到各个帐篷。

抱着行李包的王越坐下,把手靠在帐篷中间那个煤炉向了向火,正想朝着旁边人打听点啥的时候,一个身穿制服的小姑娘提着个篮子小跑了过来。

“老乡,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不好意思哈,加水站的原料都用完了,暂时只有这么点……你放心,我们已经叫人去拉了,稍晚点再给你补上。”

小姑凉的声音有点沙哑,脸上混合着一种疲惫与腼腆。

接过那个印着默默百炸logo的盒子,王越看着那小半盒子鱼丸和淀粉肠沉思了起来。

这些食物外表有些黑,很明显,这并不是因为火候了,而是这一锅油炸了太多的食品导致的。

在这个并不追求食品卫生的年代,王越并不在意手上的这些食品是不是会吃了闹肚子,而是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家名为庆丰食品的企业,眼前这个明显是充当了分流中心的加水站,今天到底炸了多少东西送出去。

见到王越盯着手里的鱼丸迟迟没有动手,一旁的人误会了什么,纷纷不满起来。

“恁这人咋回事,人家好心好意送你吃的,咋还嫌弃上了呢……咋滴,这是嫌少还是嫌没炸好?……瞧把你矫情的!”

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一脸厌恶地盯着王越,声音有些激动。

“就是,就是!

这大下雨的天,人家好心好意派车地把俺们接过来安顿着,又是送吃,又是送药的,生怕俺们饿着病着……眼下厨房着实是没东西了,可也没亏待着你……你咋还嫌弃上了呢……我跟恁说,做人要识得恩义……莫识得恩义,那不跟畜生一般了么!”

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汉,表情不愉快地谆谆教诲着。

药?

王越一愣,扒开袋子一看,果然一个三角形的小纸包静静地躺在饮料杯旁。

打开一看,却是两片白色的磺胺片——这是当下最主流,也最有效的消炎药之一。

眼见这身边这一窝人情绪激动起来,王越赶紧解释道:“叔、哥,你们误会了……不是我嫌弃这些吃食,而是……这些吃食也太精贵、太多了些吧……油炸的东西啊,闻着还有肉香……我多久都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了。”

说着,没有二话,立马插了根淀粉肠塞进嘴里,然后被辣的舌头打结。

众人闻言,纷纷转怒为喜,哈哈大笑起来。

旁边一名不到三十岁的青年人好心把管子插进饮料杯,递了过去:“这已经不算多了……你是没瞅见,之前厨房食材充裕的时候,给俺们盒子里的食材,那叫压的一个实秤……好家伙,一盒都快有一斤了……今晚上续续地迎送了二十几波人,光这么一个点,起码就迎送了近千人……几百张嘴在这放着,就算人家的厨房再能装,几个小时吃下来,那也没了。”

说着,青年人苦笑一声:“说实话,我倒宁愿人家少给点,最好只丢一个生地瓜过来给我们烤……这么跑前跑后地精心伺候着俺们……这人情欠大了,心里总不得劲!”

众人纷纷点头,一脸的唏嘘。

这个年代的齐鲁人老乡普遍爱憎分明,最怕欠人家的人情……庆丰食品的这些接送服务和这点吃食放在后世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个物资尚不丰裕的年代,对于这些被迫在雨夜中徒步回家的苦哈哈来说,绝对是一笔大过天的恩情。

似乎很有些与众不同,王越的关注点却在别处:“哥们,听你这话……意思是你在这已经待了一晚上了?”

青年人点了点头,解释道:“我从下午七点就被安置在这了,算得上最早来这的人之一……乡亲们说了,为了使有限的运力达到最大化,那几十辆车先把离家最近的人送回去,然后再来送我们。”

似乎感觉自己的话说的不是很清楚,青年人挠了挠头,加了一句:“简单来说,就是先送聊城和并州的人……再送济宁和泰安的……接着是莱芜、枣庄和淄博那片……最后再分成几路,来送菏泽、临沂,乃至日照、烟台这些地区的人……我这么说,你能了解吧?”

脑海里勾勒了一下齐鲁地图,王越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心里却下了两个判断:

、庆丰食品厂这边能调动的运力很有限,否则就不会采用这种极耗精力的多线往返方式了。

、庆丰食品的分流点资源并不充裕,从刚才听到的信息来判断,嫩架设的分流点,都集中在齐鲁南边的几条线,而且最远只到泰安。

当然,有些事情论迹不论心,但有些事情却是论心不论迹……相比与线路规划问题,他更关心另一件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