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所做的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战略目标:招安!
现在,宋威“生擒”
草军元老尚君长,不恰恰证明了武力镇压是行得通的吗?那干嘛还招安,让宋威再接再厉,把王仙芝也抓回来不就得了?王铎当然不愿看到这样的“真相”
。
相反,如果杨复光打赢了这场官司,那就证明草军是可以通过和平招安途径解决的。
所以,本案在表面上看,是宋威与杨复光争功,深层次的逻辑则是“主战派”
与“主和派”
之间的角逐博弈。
王铎是披着“主战派”
外衣的“主和派”
,所以力挺杨复光,力主和平招安。
我们已经知道,宰相王铎所蕴含着的强大的政治能量,那么……一种更加恐怖的猜测浮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不寒而栗:尚君长的确是被宋威生擒,而王铎暗中授意杨复光上疏抢功。
《旧唐书·僖宗本纪》中的一段记载也支持了这个猜测:“二月,王仙芝余党攻江西,招讨使宋威出军屡败之,仍宣诏书谕仙芝。
仙芝致书于威,求节钺,威伪许之。
仙芝令其大将尚君长、蔡温玉奉表入朝,威乃斩君长、温玉以徇。”
宋威先是“屡败之”
,继而“伪许之”
,白纸黑字,是宋威诱骗王仙芝投降,然后擒斩尚君长。
然而同书的《黄巢传》中却又记载“复光遣判官吴彦宏谕以朝廷释罪,别加官爵,仙芝乃令尚君长、蔡温球、楚彦威相次诣阙请罪……时宋威害复光之功,并擒送阙……”
同书的《杨复光传》中也记载“遣判官吴彦弘入城喻朝旨,巢即令其将尚君长奉表归国。
招讨使宋威害其功,并兵击贼,巢怒,复作剽……”
这就是《旧唐书》讨厌的地方,自相矛盾。
特别是《杨复光传》的记载,漏洞百出。
难怪宋仁宗会对《旧唐书》有“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
的评价,因而下诏重新编撰,于是就有了《新唐书》问世。
那我们再来翻阅《新唐书》中的相关记载:《僖宗本纪》:“十二月,尚君长降,宋威杀之。”
《黄巢传》:“复光遣其属吴彦宏以招谕贼,仙芝乃遣蔡温球、楚彦威、尚君长来降,欲诣阙请罪,又遗书宋威求节度。
威阳许之,上言‘与君长战,擒之’。
复光固言其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