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的日光一点点笼罩着泰山上早已设好的封禅祭坛,祭坛面北设玄色旌旗七帆,面南设赤色旌旗七帆,东西方向则各置靛蓝色旌旗与白色旌旗七帆,外围则分列六十四名二十岁上下的青年,皆仪容端庄而身形高大,他们穿着玄色皂袍,手持玉圭,头戴枣色高冠帽,头被高高束起。
礼官外围则恭敬地站着文武大臣,这一次随行的官员中武官位份最高的是唐云忠的叔父,唐家军下一任主帅唐揆荣,文官位份最高的则是郭相国,他们分立于祭坛两侧,身旁各站着一位礼部侍郎,负责举华盖。
在祭台靠近山崖的一侧站立着七位少年,手上分别持长戟、勾钺、招风信、竹竿、玉琮、朱幡,最中间的少年手中捧着一把宝剑,头微微低垂,维持着捧剑的姿势。
“吉辰已到,百官跪伏——”
我们听到了这个声音,即刻开始沿着山道两侧跪下。
此刻抬头是极为不恭敬的,我们必须要跪到圣上携诸位皇子走上祭台为止。
不一会我便感觉背脊有些酸胀,却不敢有半分造次,这个场合要是有个什么闪失,那可真是要被问斩的,眼下就是有些难熬,也只能维持着这个姿势。
大约没一会,我听着上面似乎有什么骚动,跪在我旁边的女官偷偷转头看了一眼,小声跟我嘀咕:“上面有个老先生晕过去了,他那么大年纪哪里跪得住这么久啊!”
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确认四周没有脚步声之后小声嘀咕了一句:“我脖子有点酸了。”
“我小腿好像抽筋了。”
左边又传来一声抱怨。
我趴在石头上一声叹息,思考着自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爬起来,实在是太难熬了,我干脆开始背药谱,好不容易背到龙葵的时候,就听得脚步声从我身边慢慢过去,从我低矮的视角只能看见一双黑色绣暗纹金丝边的朝靴从我身前缓步走过,衮服下摆露出的一小截白色略带飘逸的里衣与外层厚重的下裳倒是相映成趣。
在天子之后就是皇子与两位公主,两位公主我具是没有见过的,颇有些好奇,只不过此刻也不敢贸然抬头。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总算是听到了一声:“大典将行,百官免礼——”
我憋着一口气缓缓先站起来,眼前一阵青一阵黑的,缓了好一会,才颤颤巍巍地扶着石砖站了起来。
我身侧的同僚大约是起来得太着急了,加上从夜里丑时便没有饮食过,只在东方显露微白的时候喝了几口水,眼下忽然起来差一点一翻身倒下去。
我好险拽着她,几个人挤挤攘攘颇有些狼狈地相互依靠着,大约半点所谓尊礼大仪也谈不上。
不过好在封禅大典眼下已经只剩下祭台上的周氏子弟们,我们这些人如何狼狈,只要不破坏了典礼,也就没人再来管我们了。
庄严肃穆的鼓角声自高台上传来。
在祭坛正中的供桌上,早已摆放好稻、黍、稷、麦、菽五谷与香炉。
我们又被指挥着分列两侧,眼下祭台上虽然是天下最盛大的祭典,我作为其中少数可以参与的人,却没有半分高兴,反而只觉得无比疲倦。
我想起小时候,那时候清河还是天下米仓,很是富庶繁华,我被爹娘抱着去看庙会展览,男女老少都热乎乎地挤在一起,最开始还觉得是不是有些冷,后来被左右挤了好久,就觉得背脊上都蒙着一层汗。
县城里的大集味道总归不好闻,什么人都在里面挤着,半年轮不到换衣服的,做小本买卖一身尘埃的。
只偶尔会闻到些香粉的味道,那就是未出阁的姑娘溜出来玩。
我小时候总喜欢黏着这样身上香喷喷的小姑娘姐姐们,她们也是好的,会咯咯地笑着把我抱起来——想来,她们大约已经做了谁家的夫人谁的娘亲了。
哪怕是一个农村大集都是很有意思的,如果遇到社戏就更加有意思了,踩着高跷的状元,戴着花的媒婆,架在半空中的神仙,还有些舞龙舞狮之类最活泼的项目。
那狮子会凑近了去吓唬孩子,要是小孩子被忽然凑近的狮头吓到了就爆出一阵哭声,周围便泛起一圈又一圈的笑容,有时候舞狮人会从狮子底下偷偷伸出手,手里面不知道从哪里变出一些零嘴,多半是炒豆子小肉干之类的东西。
小孩子接了东西多半破涕为笑,场面便更加和乐了。
我不由得陷入了回忆,略微有几分怀念,不由得又生出几分无聊。
那时候是多高兴啊,神仙也高兴人也高兴,眼下虽然被称为泰山封禅,天下第一大典,我却觉得有些无聊,甚至于经常得靠着走神来调动自己的情绪别乱动。
如果上天真的连仪式本身都要格外折磨下人,这样的上天又怎么真的能做得到仁厚呢?我小时候听阿娘说,说原先灾年的时候,需要在村里选出一对童男童女,用她们祭天,丢到江水之中,这样就不会受灾了。
我很是疑惑,我问阿娘,如果我是神仙的话,一定不会允许穷苦人用自己的孩子作为代价祈求平安,一个可以接受这种手段的神仙,它心肝就不应该是善良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东宫有梨树请大家收藏:()重生之东宫有梨树更新度。
娘沉默了很久,却只和我说,这到底是太复杂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