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拍大腿道:“咱一直纳闷,读书人应该是个顶个的聪明。”
“为何科举选拔上来的,多是空谈之辈,原来问题出在了这里。”
“要不咱就增加一些科目,考较读书人做事的能力?”
陈景恪连忙说道:“万万不可,普通人供养一个读书人本就困难,已无余力供其读更多的书……”
“若增加科目,恐怕用不了多久满朝皆是公卿子弟,普通人再无翻身的可能。”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的点点头:“你说的对,是咱考虑的简单了,你可有法子解决这個问题?”
陈景恪点点头,又摇摇头:“办法有,但以现在大明的国力,极难做到。”
朱元璋猛然就坐直了身躯,问道:“你说要怎么做?”
马秀英和朱标也同样看向他。
陈景恪心中一动,决定趁机给他们普及一下生产力的概念。
不管有没有用,先灌个耳音,时间长了总能有点效果的。
“发展生产力。”
朱元璋虽然不懂,却非常的兴奋。
盖因陈景恪每说出一个新词,都会提出一个新的方向。
关键是,这个新方向都是有的放矢,能帮助到大明。
所以这会儿又听到一个新词,他自然很高兴。
马秀英和朱标也差不多。
朱雄英对陈景恪更是信服,听到他要讲课也很是高兴。
“什么是生产力?”
“生产力就是……”
陈景恪就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详细的给他们解释了一遍。
“远古时期人们茹毛饮血,掌握了火,就开始吃熟食……”
“有巢氏发明了房屋……人们从树洞山洞走出,在平原居住……”
“神农氏尝百草,人们掌握了医药,寿命得到延长……”
“铜铁的发明和使用,人们的工作效率更高……”
“原本做一套家具需要几个月,锯子、凿子等工具出现后,只需要十几天。”
“曲辕犁出现……原本需要两人两牛才能做的活,现在只需一人一牛……”
“同样的人畜,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
“良种的培育、水肥的使用等等,都有效的提高了粮食产量。”
“千年前亩产不过百斤,现在可达两百斤,若耕种得法三百斤亦非不可能。”
“印刷术出现之前,书籍靠手抄非常珍贵,只有高门大户才能读的起书。”
“印刷术出现后,书籍价格降低到了普通人也能购买,一般百姓人家也能读的起书。”
随着一个个例子说出,众人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认识就越发深刻。
陈景恪最后总结道:“百姓能读得起书看起来很简单,深究起来就是数千年发展生产力的成果。”
“若无房屋火焰,若无铁器曲辕犁,若无粮食高产,若无纸张印刷术的出现……”
“就不可能有现在百姓可以读书的大好局面出现。”
“所以,这一切都可归功于生产力的发展。”
“若大明重视生产力发展,许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未来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工者有其业……百姓衣食无忧,亦非不可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