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正文卷第076章百姓日用即为道南平这个地方很奇怪,这里是朱熹故乡,按理说应该是理学昌盛的地方。
但是时人对于理学颇为厌恶,民间更推崇陆王心学。
延平书院的山长陈默群,和如今心学领袖徐阶是同榜进士,也是心学的推崇者。
延平书院经常邀请心学大儒来讲学,本地讨论心学的读书人也很多。
不过学术这种东西,对于四个还没考上功名的穷读书人来说,实在还是太远了。
而且海瑞也告诫过他们,在中举之前,最好还是不要碰这些高大上的学术,因为科举考试考的是朱熹的思想,要是学多了反而会思想混乱,不利于科举考试的发挥。
这又要说到科举考试不公平的地方了,在会试之前,题目都是各省各地命题的。
这心学和理学虽然听起来差距很大,其实儒家那套东西百分之九十都是共通的,区别只在一部分经义的解释上。
对于寒门子弟来说,你也不知道出题的官员是倾向心学还是理学,所以老老实实答题是最好的,反正对着标准答案写,怎么也不能扣分。
对于那些有资源的读书人,就可以提前知道出题者在学术上的倾向,如果出题者喜欢心学,在答题的时候融入一些心学思想,反而能够脱颖而出得到好成绩。
这也是延平书院这些年中举人数远远多于县学的原因,前几任县学教谕都没心思抓教学,更别说去揣摩省里和府里学术风向了。
而延平书院的山长是福建知名的大儒,对本地学政了如指掌,更是和这些学官都能攀上交情。
他的学生自然要比县学学生更容易中举了。
陈朝源、熊岳和林清材之中,熊岳的家境算是最好的,对于时下流行的心学最有兴趣。
林清材是大族旁支,也是听说过心学的,倒也能说出一两句来。
陈朝源年纪最大,这些年攻读又太辛苦,对于心学没有兴趣,基本上都不发表意见。
熊岳谈到了最近南平县流行的心学,叹息一声说道:“只可惜家贫,无法去延平书院中听那些大儒讲学,吾对心学也只是了解个皮毛。”
();() 林清材则说道:“格物,致良知之说我也只是一位族兄听过,具体怎么做也是没有头绪,听说侯官有人建造心学精舍,又要精制那凝神香,在精舍中才能体味格物之法。”
苏泽听的都无力吐槽了,感情这年头的心学流行更像是某种气功伪科学,很多人搞心学研究就是行为艺术啊。
其实大部分人对于心学的追求就是这么形式主义,毕竟这东西听起来太过于玄乎。
而这些读书人谈论心学,也不是为了真的“致良知”
,而是因为现在心学在朝堂和民间都很流行,通过谈论心学可以融入到了上层圈子里。
本质上大部分人读书人推崇心学,就和魏晋时代的士人喜欢谈玄学差不多。
熊岳和林清材也不懂心学,他们对于心学的向往就像是刚改开时候对于红酒西餐的向往一样,属于一种对于上层文化生活的追求。
苏泽实在听不下去了,他开口说道:“格物致知,也不必是要求什么大道理,百姓日用即道,若是要研习心学不需要求诸于人,只需要反求自身本初就可以了。”
三人全部都愣住了,熊岳和林清材纷纷看向苏泽。
就在这個时候,门外响起了一个中年人的声音:
“好一个‘百姓日用即道’!”
宿舍的门推开,只看到一身儒生常服的海瑞站在门口,四人连忙站起来向海瑞行礼。
海瑞回礼之后,看着苏泽说道:“没想到你竟然知晓王泰州的学问”
苏泽心中发苦,自己这个穿越的时代实在是太糟糕了!
明明就是装个逼,没有唐诗宋词抄也就罢了,张载朱熹王阳明也都死了多年了,说了一句“百姓日用即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茸茸是只貔貅幼崽。一觉醒来,她脑海中有个自称阻止黑化系统的东西说,宿主现在在一本小说里,你的爸妈是炮灰,你的哥哥们是反派。茸茸不解的歪头,眨巴一下水汪汪的大眼睛。系统继续说,三天后你的大哥...
一个转生成史莱姆的宅男,在异界旅行,进化,最终成为最强史莱姆的故事。...
杜玉娘重生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十二岁,悲惨的生活还没有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她想重新活一回,却发现,即便自己不再爱慕虚荣,渣男却依旧阴魂不散。难道她就摆脱不掉命运的轨迹了吗她收起了无知和虚荣心,要...
这是人类和古神族之间的战争,追溯到太古,延伸至未来,贯穿历史长河,谱写史诗。古神们带着破碎的世界入侵现实。亘古的隐秘神话揭露真相。升华者在时空的间隙穿梭,往返两界。现实与超凡,刀与剑,血与火。当末日降临,古神从长眠里苏醒。大幕渐起我的父亲曾因调查某位神明的复活而失踪,至今生死未卜。我很慌,但不完全慌。因为那个被复活的神明,就是我。...
数风流,论成败,百年一梦多慷慨有心要励精图治挽天倾,哪怕身后骂名滚滚来。轻生死,重兴衰,海雨天风独往来。谁不想万里长城永不倒,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
林默儿带着小萌龟与小黑蛇重生了,前世的她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叛逆顽劣,还误把白莲花当亲人,殊不知,她一直都是某个老干部甘愿捧在手心的宝,再次睁眼,有些人的命运是不是该改写了同样重生的某个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