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头。
刘应坤预测的靠谱。
仿佛引导着历史走向。
天启朝,辽东有宁夏马世龙,宣府满桂,曹文诏,金国锋,金国奇,陕西赵率教,淮扬龙武水军总兵金冠等。
崇祯朝,袁崇焕任蓟辽总督,走马上任率先上书把又去镇守宁远的满桂调去大同,一月后,上书把赵率调出锦州,驻守永平,兼辖蓟镇八路。
满桂,赵率教续离开宁远和锦州,袁崇焕提拔辽东本地将领何可纲,祖大寿镇守两地。
至于毛文龙。
袁崇焕以归乡动劝,遭到毛文龙拒绝,结局不言而喻。
己已之变爆,袁崇焕计划破产,还改变大明和建奴的国运。
朱由校心有所叹。
辽人守辽土非上上策。
宁锦吃饱,九边饿倒,百姓变饿殍,朝廷财政负担更重。
该是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皆有守土御敌之责。
一寸山河一半血,十万儿郎十万兵。
朱由校心中计定,询问道:“既然袁崇焕不行,刘伴伴认为谁合适?”
刘应坤坚定的说:“皇爷,非袁巡抚不行,而是辽人守辽土的策略不行,目前辽东统帅非袁大人莫属。”
“然而,辽东防御又让奴婢觉得非常别扭,对,就是别扭。”
“没有野战,更没有野战胜利,却花费数百万军饷陈兵十几万在边境,数年间,进攻不去进攻,防守收效甚微,古来罕见也。”
的确别扭。
朱由校非常支持这个说法。
然而,辽东问题急不得,陕西问题慢不得。
宁远和宁锦之战,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正面攻城均以失败告终。
当然,代价同样非常沉重。
宁远之战,痛失觉华岛数十万石粮食和岛上驻守的军民。
宁锦之战前夕痛失朝鲜。
一句话,守有余而攻不足。
朱由校按捺烦躁心情询问:“说说辽东其他问题。”
刘应坤思考片刻,自问自答说:“皇爷,辽东客兵亦不和,每年朝廷下拨的军饷就那么多,你多了,别人肯定少,久而久之,心生怨念。”
朱由校让刘若愚记录在册,来日组建新军,各地方军需打乱混编,同吃同住同酬同训练,打破隔阂,战场生死相依。
“其他问题呢?”
刘应坤喝茶润了润嗓子说:“其一,贪污,吃空饷,其二,战法保守,畏战怯战。”
果然啊。
大明贪污无处不在。
朱由校明白这是王朝末期普遍存在的现象,奈何他是王朝末期的皇帝。
战法保守,畏战怯战,源于领兵将领的指挥方式和军饷充裕程度。
没钱,玩什么命呢。
所幸,他在改变,在扭转。
呼。
朱由校深呼口气,心累的揉着鬓角:“说说你对建奴的看法?”
刘应坤道:“皇爷,其一,建奴骑兵擅野战,攻城亦有良策,能打硬仗,苦仗,奴婢认为朝堂应该把建奴骑兵放在高于蒙元骑兵的地位,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重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茸茸是只貔貅幼崽。一觉醒来,她脑海中有个自称阻止黑化系统的东西说,宿主现在在一本小说里,你的爸妈是炮灰,你的哥哥们是反派。茸茸不解的歪头,眨巴一下水汪汪的大眼睛。系统继续说,三天后你的大哥...
一个转生成史莱姆的宅男,在异界旅行,进化,最终成为最强史莱姆的故事。...
杜玉娘重生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十二岁,悲惨的生活还没有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她想重新活一回,却发现,即便自己不再爱慕虚荣,渣男却依旧阴魂不散。难道她就摆脱不掉命运的轨迹了吗她收起了无知和虚荣心,要...
这是人类和古神族之间的战争,追溯到太古,延伸至未来,贯穿历史长河,谱写史诗。古神们带着破碎的世界入侵现实。亘古的隐秘神话揭露真相。升华者在时空的间隙穿梭,往返两界。现实与超凡,刀与剑,血与火。当末日降临,古神从长眠里苏醒。大幕渐起我的父亲曾因调查某位神明的复活而失踪,至今生死未卜。我很慌,但不完全慌。因为那个被复活的神明,就是我。...
数风流,论成败,百年一梦多慷慨有心要励精图治挽天倾,哪怕身后骂名滚滚来。轻生死,重兴衰,海雨天风独往来。谁不想万里长城永不倒,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
林默儿带着小萌龟与小黑蛇重生了,前世的她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叛逆顽劣,还误把白莲花当亲人,殊不知,她一直都是某个老干部甘愿捧在手心的宝,再次睁眼,有些人的命运是不是该改写了同样重生的某个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