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都乡南边的南乡,春秋两季竟然还会有干旱的时候,这样,这个乡里小麦的收成就有限了,只能种粟和菽、麻。
还有处于沮水下游南岸的东乡,几乎年年会不同程度的发大水,好一点的冲坏一点农田,损失不大,最坏的一次,直接把大半个东乡给冲垮了,人财两失,那才叫悲惨呢。
稍微好一点的是沮水北岸的北乡,这里倒是不发大水,但这里林木茂盛,是贵人们喜欢的猎场,地都被贵族给圈起来了,供黔首们耕种的就少了,因此,虽然这里先天地理条件比西乡还要好,但论富庶,还是西乡最富,最安稳,是黔首们心向神往的理想耕种之地。
但这样的良田,一般不会落在黔首手中。
它们都是作为军功奖赏赐给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战士和其家人们的,这样可以激励秦国的百姓们积极参军,勇武作战。
秦鱼,就出生在这里。
秦鱼,嬴姓,秦氏,名鱼,年方六岁。
秦鱼家里一共有五口人,分别是:
大母,秦孟,是咸阳城里一家姓孟的大户人家的女儿,已经将近五十岁的高龄了。
父亲秦芦,爵至不更,战死。
母亲竹桑,姓桑,名竹,北乡富户嫡长女。
大哥,秦川。
二哥,秦峦。
三姐,秦娇。
秦家家里良田五顷,宅基地四十五亩,人臣妾三十余人,隶臣妾十余人,米粟万石,鸡鸭牛马等牲畜无数,即便在富庶的西乡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富户。
即便如此富庶,秦鱼的祖母仍旧心气难消,每日都要压着秦鱼兄姐弟四个背族谱,听她说上小半天的祖宗光荣。
秦鱼年岁尚小,还听不懂战国末期秦国土话的时候,就当这老太太说古了,顺便学习一下这里的语言了。
但等这老太太珍重万分的从密封的箱子里取出一卷卷的竹简摊开晾晒的时候,他看着弯曲却熟悉的字体,就有些沉默了。
嬴姓,赵氏,啊,这是秦国王室的姓氏啊!
可是,他们家是怎么变成秦氏的呢?
嬴姓老祖宗们自然是有以国为氏的,那么,他们家是属于哪一支呢?!
第2章贵族变平民
从看到竹简的那一刻起,因为有着文字做中介,知道了自己所处的时代,普通话和秦国土话有了对照,秦鱼瞬间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开始快速的适应起这个时代的生活。
他说的话变多了,吐字也比以前清晰标准多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