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氏乍闻惊喜不已,更生感慨,正想说郎君和公主在甘凉婚事虽然未成,绕了一圈,如今终又结为配偶,这不是缘分是什么,忽然想到些隐情,望一眼裴冀,见他神色喜忧半掺,仿佛怀着心事,便不再多说什么,只低头掐了掐指,略略算了下时日,抬眼笑道:“公主降我家郎君,自是莫大的喜事。
当初郎君去长安时,行程仓促,更不曾想到会有今日这样的喜事,弄得那边如今就只一个青头在。”
“他冒冒失失的,先前我总担心他惹祸,好在平平安安无事,如今大喜事临门,虽说崔家那边必也会尽心尽力,但我们这边,光青头是不够的。
今日九月二十三,离大婚只剩半个月了。
时间是有些紧,好在此地离长安也不远,我即刻赶去,路上走快些,几日便能到,到了,多少应能帮上些忙。”
裴冀将她唤来,本就是如此打算,又吩咐她不必急着回来,自己这边用不着她照管。
贺氏自然明白他心意,微笑点头:“我也是这么想。
就是翁公你年纪也大了——”
“我这边无妨,你尽管放心去。
照管好那边的事,就比什么都好,我也才能放心。”
不待她说完,裴冀便如此说道。
贺氏应是,二人又议了些备婚之事,贺氏告退而出,一番准备过后,带着一道从甘凉跟来的烛儿乘了马车,匆匆出发去往长安。
贺氏走后,裴冀又看了几遍长安来信,回忆起离开苍山前和侄儿见面的一幕。
在裴冀的认知里,皇帝偏执,尤其近年,这一点显露得愈发厉害。
而侄儿表面温文稳重,实际骨子里也是执拗之人。
就一点而言,此二人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皇帝对侄儿显然很是不满,侄儿对自己当日为他求婚的举动,似也心存抗拒。
实在不知,后来究竟发生什么,竟能叫皇帝和侄儿双双改了心意。
宁王报喜,提及大射礼,但从他信中口气来看,对这整一件事,似也未完全摸得清头脑。
裴冀正在思忖着,忽然下人送来一道拜帖,说是方才有人所投,叫转到留守使手中。
裴冀接过,顺口问是何人所投,下人摇头,称对方并未提及。
裴冀打开拜帖,目光扫了一眼,凝定。
向晚,他人已离开留守使府,出现在了位于城北邙山中的一间古寺里。
留守使官职清贵,平日并不接触实际政务,因他身份特殊,来此后,大多数人亦是敬而远之,并不敢和他有过多往来,故平常他颇多空闲,此间古寺里的老僧是他从前旧交,棋艺不凡,他便常来此小住消磨光阴,今日再来,在旁人眼中,看起来和平常并无两样。
三更,在古寺悠荡深远的夜钟之声里,裴冀踏月独行,出后山门,静静等在一座残亭之下。
片刻后,一人从附近的林影里走了出来,渐渐近了,是一名俊朗的青年男子。
只见他向着裴冀而来,越走越快,最后,几乎是奔到近前,纳头便拜在了亭外的地上。
“师公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李延叩首。
裴冀快步下亭,低声叫殿下,弯腰伸手,要将他从地上扶起。
李延不肯,执意行完三拜之礼,依旧跪地,仰面望向裴冀,哽咽问候:“当年父亲出事之后,我便再未见到师公之面了。
师公这些年身体可好?”
裴冀眼眶也早已微微湿润,点头说好,终于将李延从地上扶起,带入亭中,低声问:“殿下,你这些年又如何?”
李延此时情绪渐渐平复了些,惨然一笑:“师公不要再叫我殿下。
我早已不是昔日的皇太孙了。
这些年我东躲西藏,如孤魂野鬼不能得见天日。
今日竟还能得见师公之面,也是我自己未能料想到的。”
裴冀沉默了片刻,道:“景升太子当年出事之时,你还是少年。
我人在南方,当时未能及时赶回,后来听闻你不知所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拥抱黑夜,等待黎明,末世当前,除了肆虐的丧尸,还有被无限放大的人性。人,可能比面前这些丧尸还要可怕...
大闺女,娘,爹这样的渣男,休了就是赚到了二闺女,渣男贱女天生一对,娘成全他们,在一旁看戏,机智三闺女,娘,天下英豪何其多,渣爹这颗歪脖子树配不上你。小儿子,渣爹学谁不好,偏偏学陈世...
...
...
数风流,论成败,百年一梦多慷慨有心要励精图治挽天倾,哪怕身后骂名滚滚来。轻生死,重兴衰,海雨天风独往来。谁不想万里长城永不倒,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
简介阎王让我五更活,夫人却让我三更死。天武六年,夜半三更时,天空忽然下起了一场红雨,从此这个世界变得诡异起来(豆芽出品,必属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