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真是好脾气。
“约莫三四年前,他们家的二老爷生了位小姐。
因为是他们家孙子辈第一位小姐,又生在大年初一,所以他们办的也更隆重些。”
这就是贾元春了。
我暗想,这位小姐的福气,未免还更大呢。
“为了给这位小姐祈福,照例要缝百衲衣。
我前番已经讲过什么是百衲衣了,现在就不讲了。”
“再讲一遍嘛”
我无赖道。
母亲无奈地敲了敲我的额头,开口道
“传说说收集一百个穷苦人家的衣服,给小孩儿做了小衣服穿在身上,那小孩儿就必定长命百岁,一生平安。”
“但是荣国府的小姐自小绫罗绸缎的,从来不给孩子穿穷苦人家常穿的麻布衣裳。”
“所以他们想了个法儿,要那城中百姓,家庭美满的,自买了素缎,绣上各式吉利的纹样,再交给他们家。
他们择了那绣得好的,重重有赏。”
“我就在布庄买了上好的素缎,绣了百蝶穿花交给他们,谁知还得了个巧宗儿。”
“我去交绣样的那天,他们家小姐高高地坐在堂前,了我的绣样儿,说,这个倒好,上用和官用的刺绣,倒是没有这种清新可的绣法。”
“因此收了绣样,给了我一锭银子,足有十两。
又对我说,你若得了闲,再绣些帕子、荷包之类,只交给后门上周大娘,说是荣国府小姐要的就罢了。”
“因此,我隔三岔五闲了,就绣些时新花样的小玩意儿交给他们家的人,每次给我的赏赐都很丰厚。
谁知他们小姐已出嫁两年了,这绣品,他们却还是照收不误的。”
我好奇问道“那娘现在手里绣的,也是要交给他们家的吗”
“这倒不是。”
娘将绣绷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小秋的生辰快到了,娘想给你做身新衣服。”
“好耶”
我搂住母亲的脖子,“娘亲最好了”
原来我的生日是农历九月初九。
院子里的桂花谢了,铺了满地金黄。
父亲养在房窗前的一盆菊花倒是正在怒放。
每次我去给父亲请安,都能闻到若有似无的微苦香气。
据我的观察和从其他人聊天中的推断,父亲似乎考了很多次科举都没有中,几年前便绝了念想。
如今在蒙馆教,间或做一做抄过录的差事。
全家省吃俭用,再兼得母亲和祖母夜以继日地做些精致的针线活儿,才终于安家置业,买了燕燕和日常跟着父亲出门的男仆丰茂,一家人红红火火地过起日子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