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的细碎声音在殿内响起,似乎一时难以消化这突如其来的消息。
紧接着,在短暂的寂静后,他们迅反应过来。
为的丞相率先撩起袍角,双膝跪地,动作流畅而熟练。
其他大臣们见状,纷纷效仿,一时间,朝堂之上,衣袂飘动,出簌簌声响。
整个过程犹如训练有素的军队行动,整齐划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群臣高呼,声音雄浑有力,饱含着敬畏与尊崇。
这整齐而洪亮的声音,似汹涌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在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的大殿穹顶下不断碰撞、回荡。
那声波撞击在墙壁上,又反弹回来,与后续的声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共鸣。
一时间,整个宫殿都被这股声浪所笼罩,就连殿内精美的琉璃灯具,也在这声波的震动下,微微颤抖,水晶吊坠相互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实际上,为了能给阿娇一场配得上她的盛大庄重婚礼,刘景铄早在数月前便已全身心投入筹备之中。
他深知阿娇于他而言,不仅是挚爱之人,更是携手一生、共担社稷的伴侣,这场婚礼必须完美无瑕。
于是,他诏令内务府,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将婚礼的每一处细节雕琢至完美。
在人力调配方面,他从京城各衙署抽调了大量经验丰富、办事得力的官员。
礼部尚书,这位两鬓斑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臣,亲自挂帅,带领礼部一众官员日夜商讨婚礼典制。
他们围坐在一张巨大的红木桌旁,桌上堆满了古籍典册、图纸文书。
从迎亲仪式的流程规范,每一步的行走路线、迎亲队伍的排列顺序,到婚礼当日的吉时测算,结合天文历法、星象占卜,力求找到最吉利的时刻;从新人的礼仪规范,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的要求,到宾客的座次安排,根据官职大小、亲疏远近,无一不反复斟酌、仔细推敲。
内务府则从全国各地征调了能工巧匠,飞鸽传书、加急文书不断穿梭于京城与各地之间。
他们中有擅长雕刻的木雕大师,双手布满老茧却灵活无比,能在一块普通的木头上雕出花鸟鱼虫、人物故事;有精通刺绣的绣坊名手,纤细的手指在绸缎间飞舞,绣出的图案栩栩如生;还有技艺精湛的金匠银匠,能将金银打造出各种精美绝伦的器物。
这些工匠汇聚京城,在专门搭建的工坊中日夜赶工。
工坊内灯火通明,炉火熊熊,敲击声、刺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忙碌的乐章。
物力筹备上,全国各地的奇珍异宝、珍稀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
从江南水乡运来的上等丝绸,由经验丰富的船工驾驶着特制的货船,沿着大运河日夜兼程。
这些丝绸质地轻柔,如同山间的云雾,色泽鲜艳,仿佛天边的晚霞,专为制作新人的华服与婚礼现场的装饰绸带。
从西域进贡的璀璨宝石,由一队队精锐的骑兵护送,穿越茫茫沙漠和险峻山川。
颗颗宝石晶莹剔透、价值连城,被精心镶嵌在阿娇的凤冠与王后印玺之上。
凤冠上的宝石组成了凤凰的形状,展翅欲飞,印玺上的宝石则勾勒出皇家的徽记,庄重威严。
还有那产自深山老林的千年楠木,由无数的伐木工人和搬运工,历经艰辛,从山林中运出。
楠木被雕琢成精美的桌椅摆件,用于布置婚礼的各个场地。
这些桌椅线条流畅,雕刻精美,散着淡淡的木香。
至于财力,刘景铄更是毫不吝啬。
他专门拨出巨额款项,设立婚礼专项基金,账目由最trted的户部侍郎亲自掌管。
但凡与婚礼相关的开支,无论是采购材料、支付工匠薪酬,还是布置场地、筹备宴席,一律优先从基金中支取。
在他的坚持下,婚礼筹备事无巨细,从一枚小小的喜字金钉,选用最上等的黄金打造,上面雕刻着精致的花纹;到长达数里的红绸装饰,红绸均为特制,颜色鲜艳夺目,永不褪色。
每一个环节、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极致的用心与奢华,只为给阿娇一个毕生难忘的婚礼。
喜欢穿越之陈皇后请大家收藏:()穿越之陈皇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