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叶溪那个事情之后,大家都变得不喜欢他了,我虽然觉得奇怪,却还是选择了从众,没敢替他说话,我有罪……”
“我是一名山区学校教师,沈先生出道后来过一次我们学校,资助了好几个贫困学生,在那之后每次新学期都会及时给他们打款,这几年从没断过。
我看到那些不好的言论的时候也很惊讶,但是当时网络上讨伐的声音太大,我害怕站出来表态会给我的学校和工作带来麻烦,就选择了沉默。
我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沈先生,对不起。”
“大概半个月之前我在医院偶遇过他,真人很高很瘦,他当时是一个人来挂的号,很有礼貌声音很轻,后来就见他去输液大厅挂水了,我路过的时候看到架子上好几袋药,挂了一个下午到晚上他接了个电话就一边咳嗽一边提前拔针走了,应该是被剧组催着回去拍摄了。
当时还在感叹现在的演员都这么拼吗,哎,主要是我平时也不上微博,早知道就把这个事儿早点分享出来。”
这些天来,类似这样的言论如同雨后春笋,不断在网络上迭起。
当大多数人选择一个言论的时候,作为少数就必然要收到审视和批判,而不是谁都有勇气承受这样的审视,因此沉默或随大流以保全自己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与此同时,《救赎》的首映给关于沈陌遥的话题加上了最后一根彻底引燃的柴火。
《浪潮》的播出时间比《救赎》杀青要早上几天,沈陌遥在其中精彩的演绎在播出时曾引起过一些讨论,很多对他的种种劣行了解不深的网友纷纷表示这个形貌昳丽青年的演技相当成熟,即使是和大佬们对戏也一点不显得弱势,然而当时他的风评实在太差,关于他优秀演技的种种讨论很快就被埋没在关于他劣迹的恶评之下。
但是在沉冤得雪却斯人已逝的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
“沈陌遥把自己完全变成了陈竞淮,他的演技比在浪潮时又进步了,他是天才。
哎,其实我倒不希望看到他这样的进步,实在是太痛苦了……他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陈竞淮。
毫不夸张的说,他就是被那些流言蜚语害死的。”
“从电影院出来以后一直哭了三个小时,眼睛都肿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我一直对沈陌遥无感的,可是看到电影里陈竞淮的眼神,我就总是想起沈陌遥的遭遇,就哭的停不下来,我也不知道是在为谁伤心……可能两个人都有吧。”
“导演在首映会上说,沈陌遥到后期在戏里戏外,身心状态都和陈竞淮没有区别……被那么多人在网上追着骂,被线下anti,被各种造谣甚至被骂杀人犯的时候,他该有多难过啊。
我真崩溃了……陌遥是这么好的一个人,他有什么错要被这个世界这样对待?”
“他肯定和陈竞淮一样,身体和心理都生病了,所以才变得那么瘦。
然后我之前竟然还嘲讽他是吸.毒了才会瘦成那样,我真不是个东西。”
“你们说,那天杀青宴着火的时候,他会不会是自愿留在火海里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就和陈竞淮一样。
每个曾经不分青红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