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

第153章 郑许争斗(第1页)

被韩厥俘虏的逄丑父,见并不是真正的齐顷公,大怒,非要让手下士卒杀死逄丑父不可。

逄丑父心平气和地说,以后就没有救国君于危难之中的人了。

韩厥也很大度,就释放了逄丑父。

鞍之战以晋国胜利、齐国失败结束了。

齐国盼望的楚国,却迟迟没有来。

楚军没有来是有原因的,这个时候的楚国,是年仅岁的楚共王在位。

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子重、子反兄弟俩。

齐国被晋国为的联军击败,其侵占鲁国的汶阳之田,不得不还给了鲁国。

晋国给鲁国带来了实惠,鲁国又加入了晋国阵营。

齐顷公无奈,只好去晋国赔礼道歉。

席间,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齐顷公希望晋景公能够称王。

当然晋景公没有答应,一笑了之。

如果晋景公像楚国国君一样称王,岂不是成了众矢之的?

虽然楚国没有与晋国直接开战,但攻打晋国的盟国卫国,胆量还是有的。

为击败中原联盟,楚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鞍之战结束后不久,楚国几乎出动了倾国之兵,包括护卫楚王的两广卫队。

彭名驾驭着兵车,蔡景公为车左,许灵公为车右,三国联军攻打卫国。

但不巧的是,卫国国君卫穆公去世了。

为了避开卫国的国丧,楚军转而攻打鲁国的蜀地。

紧接着,楚军进攻至鲁国的阳桥。

晋军刚刚在鞍之战中击败齐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自身各方面的损失也不少。

面对来势汹汹的楚国联军,晋军中军将郤克哪里敢和楚军直接交战。

鲁国更不是楚军的对手,执政的“三桓”

派国卿孟孙,带着厚礼来到楚军大营。

看着金灿灿的礼物,还有三百名木工、缝工和织工,再加上鲁国公子姬公衡为人质,楚国公子婴齐答应议和。

这年十一月,楚公子婴齐代表楚共王,在蜀地召集鲁成公、蔡景侯、许灵公,以及秦国右大夫赢说、宋国华元、卫国孙良夫、陈国公孙宁、郑国公子姬去疾,齐国、曹国、邾国、薛国和鄫国的大夫在蜀地会盟。

其规模过葵丘会盟,也过践土之盟。

可能是惧怕楚国人,作为人质的姬公衡从宋国逃回了鲁国。

阳桥之役虽然没有晋军参加,但楚国通过“蜀之盟”

,笼络了大小十几个诸侯国。

对晋国的霸权,是一次沉重打击。

鞍之战没有楚军参加,阳桥之役没有晋军参加。

但真正较量的,却是晋国和楚国。

这就好比现代社会的代理人战争,两个大国并不直接参战。

但通过一些小国的冲突,间接达成各自的目的。

晋国咽不下这口气,公元前年,晋景公联合宋国、卫国、鲁国和曹国,组成五国联军从东部攻打郑国。

郑襄公派遣其弟姬偃,率领郑军在丘舆埋伏,利用地形之便击败了五国联军。

令晋国君臣想不到的是,以晋军为的五国联军,竟然被郑国公子姬偃率领的郑军打败。

由此可见,这些年中原一些诸侯国,无论是与晋军结盟,还是与楚国结盟,到底挥了什么作用?

晋国打了胜仗,有时候会把俘虏献给周王,以显示对周王室的尊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