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肉留给爸爸吃吧,爸吃了肉病好的快,病好了,爸爸还的上队里去挣工分哪。”
杨小花用稚嫩的声音说。
景书兰又把筷子夹着的一片肉,送到儿子面前:“大春你把这片肉吃了吧。”
杨大春摇摇头:“妈、我也不吃,这肉留给爸爸吃吧,爸爸有病。”
景书兰望着一双懂事的儿女,眼圈红了。
下午,景书兰一个人坐在炕上,包着大年初一早晨,吃的素馅饺子。
冀中平原这一带的农村里,家家户户大年初一早晨,吃的这顿饺子,通常都是素馅的。
相传是从清朝皇帝乾隆年间开始的,乾隆是个勤俭的皇帝,大年初一他吃的饺子就是素馅的。
而且还要三十下午包出来,然后把包出来的饺子,用一张大黄纸盖在上面儿。
为什么用一张大黄纸儿,盖在包出来的饺子上面呢?这里面有两层的意思:一是纪念乾隆皇帝,体现皇恩浩荡。
二是纯粹的精神作用。
意思就是说我吃的这顿饺子,是皇上吃的饺子,我也当了一顿饭的皇上。
杨江波蒙着头“呼呼”
的躺在炕头上,继续睡着觉。
大春、小花在炕尾悄悄的玩耍着。
“婶子、婶子,大春在家呢吗?”
院子里传来一个男孩子的声音。”
“大春,快去看看,准是思忠找你玩来了。”
景书兰抬头轻声的说道。
“哎。”
杨大春答应了一声,轻手轻脚的下了炕,穿上鞋蹑手蹑脚的走出了屋。
不一会儿,领着姬思忠进了里间屋。
姬思忠今年十一岁,比杨大春大两岁。
他的个头儿,面相长的他随妈妈成桂芝,一头黑,白净的圆脸盘儿,浓眉毛大眼睛,齿白唇红,长相十分漂亮。
别看他才十一岁,个头儿已经快赶上他父亲的身高了,十分招人喜欢。
可能是受家庭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他胆子小,怕见生人儿,内心深深隐藏着一种自卑感。
由于上学晚,现在才上二年级,和杨大春是同班同学。
由于性格懦弱,无论是在学校的课堂上,还是放学回家的路上,总有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儿,合着伙的欺负他。
被同学欺负的事,姬思忠从没有和自己的父母提起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