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嬷嬷低着头,将膏药盒盖上,换来一旁的红花油在掌心搓热,慢慢揉在谢琼琚铁青的膝盖上。
许是感受到谢琼琚投来的目光,宋嬷嬷头压得更低了。
每回主上来这别苑,都是她带人提前绑好王妃,蒙住她的双眼。
虽说是奉命行事,但她恻隐之心,多少有些可怜眼前的女人。
好好的高门贵女,被明媒正娶迎入王府的女人,床帏间竟被如此磋磨。
“难得他发善心。”
谢琼琚笑了笑,“那我阿弟几时能到”
“估摸酉时那会”
宋嬷嬷抬头了眼滴漏,“王妃可休憩片刻,醒来正好与谢郎君共用晚膳。”
谢琼琚点点头,“让司膳多备些我阿弟吃的膳食。
辛辣、温补类的且免了,阿弟打小的毛病,肝肾阴虚,用不得这些。”
“每回谢郎君过来用膳,王妃都如此提醒,婢子记下了。”
宋嬷嬷给她继续按揉膝盖,见榻上人渐渐阖了眼,不由再次提声唤她。
谢琼琚睁开眼。
“王妃,纵是谢郎君再官居高位,也是臣,殿下是君。”
宋嬷嬷目光在她满身的印记和伤痕上游离,“您”
“我不会自寻死路,连累我阿弟的。”
谢琼琚重新合了眼,笑道,“这些年,你瞧我说过一个字吗”
嬷嬷闻言,榻上人沉静淡漠的面容,唯有在提起自己手足时才会露出一点起伏神色,不由叹了声“造孽”
。
殿中只此主仆二人,谢琼琚困乏不堪,合眼便起了睡意,周遭很安静。
脑海中昏昏沉沉,她又想起中山王。
按理,受他如此折辱,她该对他闭口不谈。
可是近来,她总是想起他。
中山王齐冶,她的第二任夫婿,在她最初的记忆里,虽算不上君子,但也不算恶人。
至少不是禽兽。
最开始,他甚至可以接纳她的孩子。
那是延兴十年的事了。
延兴十年,她与贺兰泽新婚刚满周年。
这年九月,父亲病逝。
入殓当日,定陶王齐准谴人送来一封信,指名是给谢琼琚的。
信上言,其夫非袁氏子,本名贺兰泽,乃废太子遗孤。
谢氏阖族包藏祸心,意图谋反。
谢琼琚阅信毕,回望四周,她的胞弟族兄都不在堂上。
送信人附耳低语,诸公子皆在定陶王府。
为保家族安稳,洗清罪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