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爆裂鼓手》的票房不会太高。
影院也只给了30%的排片——因为是中影发行的。
2003年的内地,电影并不是主流消费市场。
票房超过一千万,就算大卖。
主要原因是银幕数量太少,其次就是盗版猖獗。
再加上《爆裂鼓手》是在威尼斯拿奖的电影,于是被很多人认为是文艺片。
文艺片嘛,内容沉闷,情节枯燥,没什么好看的。
何况11月份还有两部好莱坞大片上映。
《黑客帝国3》和《加勒比海盗》
一个月初,一个月末,似乎要彻底统治这个月。
不过首映结束后,这部电影立刻引起了热议。
首先是主题很健康,演员国民度很高。
张国利也刚刚拿了威尼斯影帝。
而导演沈梦林是“80后三大青春作家”
之一,作品长期排在畅销书榜首,知名度也是国民级的。
因为电影迅速成为网上和影评讨论的焦点。
可以说几乎一夜之间,《爆裂鼓手》迅速引爆了公众话题。
之前公关的一批影评迅速放出!
还有,刚刚看过电影的影迷们也迫不及待,直接上网写影评:
贴吧、天涯、猫扑……
全都是各种夸赞:
“威尼斯影帝再造经典,狠辣老师傲视荧屏!”
“‘不错’这个词太害人了!
但这部电影真的很不错!”
“这不是《爆裂鼓手》,这是《炸裂鼓手》!”
太多了,有的是营销,但也有都是影迷自发写的,一半一半吧。
其中最奇葩的是芙蓉姐姐实名发帖:“沈梦林是与众不同的导演,而我更是与众不同的舞者。
他英俊潇洒,我长发飘舞,他笑容阳光,我纤手飞花,他器宇轩昂,我莲步酣畅,他能拍出精彩的《爆裂鼓手》,我能跳出美丽的天鹅舞。
我们是天生的一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